家书中的”信德“
2016-04-22 14:18:00 作者:黄吉祥 来源:《信德报》2016年3月24日,12期(总第670期)
6岁那年,是1947年,妈妈带我到县城参与弥撒。进县城是乡下小孩最开心的事,但小孩总归是小孩,总爱东张西望,竟然在堂内发现了一只乱飞的麻雀……
后来,众知的原因,教堂封闭了;再后来,教堂被拆了。我在余姚读完初中后,就告别了家乡到外地求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过了三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宗教信仰恢复自由,我这个生来就是基督徒的“老教友”,对天主教的认知还停留在一只麻雀误进教堂东撞西碰飞不出去的层面上。
我母亲生前是虔诚的教友,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心中舐犊情深无私奉献的好妈妈,她日夜关心爱护子女们的成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了三十几岁,脚上穿的还是妈妈给我做的布鞋。儿行千里母担忧,娘牵肠挂肚思念着在外地工作的我,作儿子的我,同样刻骨铭心地想念家乡和生养我的妈妈。
90年代初,还没有网络,有要紧事必须到邮电局拍电报,日常的联系靠八分钱一张邮票的书信,可谓鸿雁传书。每收到一封家书,我都会激动好几天。有一次从传达室拿到母亲的来信,拆开后露出一份不起眼的黑白小报,上面印着“信德”两字,因着家书的珍贵,爱屋及乌,也把这份小报读了起来。读了一遍,就有“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感和期盼着的“久旱逢甘雨”来到了的感觉,“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人灵魂和神魄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希4:12),主啊!我没有认识你实在太久了。一份“信德”,凝结着一个母亲对身在远方的儿子信仰关怀的那份浓情。
份份“信德”,字字句句都显露着天主对我们的爱,点点滴滴阐明了天主的真道,详详细细讲解了教会的知识,生生动动分享了生活的见证,朴朴实实帮助了饥渴的人……如今,“信德”已陪伴我风雨兼程走过快25年了,开始时是母亲给我寄,后来是我自己索阅,再后来还为他人索阅。因为它使我由只知道“一只麻雀飞进教堂”的挂名教友逐步走向深处,成为一名年龄和信德相称的老教友。回首走过的岁月,不禁感慨,“信德”承载了母亲与我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我信仰的启蒙者,为我回归天主的怀抱搭建了桥梁。这更是“信德”各位工作人员辛苦劳累的成果。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