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度“追思已亡”意义深远
2015-11-04 09:51:40 作者:丁杨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5年10月29日,40期(总第650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翻译成白话就是:曾子说:“要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才可以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故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父母先祖的身后之事不可谓不重视。此外,不论本土宗教道教还是外来宗教佛教,在此种思想影响下,也都对先人身后之事做出符合本宗教信仰的阐述,并藉此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灵。
然而,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时,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于追念先祖和偶像崇拜的区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且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追思亡者与尽孝道之间的关联,故此引发了对中国福传事业影响深远的“礼仪之争”。礼仪之争后,教廷虽对祭祖做出了更为本地化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尽孝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较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神学诠释,笔者认为这实在有些可惜。
故此,笔者愿结合这些年来的神学反省与堂区实践,就如何将天主教追思亡者的传统和中国的孝道加以融合作出一些尚未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以增加中国教会在本地化神学思想建设方面的新的灵感与方向。
追思已亡令先人息止安所。“厚葬”作为中国传统孝道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民族最大族群的汉族,其丧葬传统历来讲究重殓厚葬,其目的就是表达出对已亡先人的孝爱与敬意。天主教同样重视追念亡者,主张为亡者祈祷。圣经上也有为亡者祈祷之事的记载,比如犹大玛加伯曾为亡者献赎罪祭,求主宽恕他们的罪过(加下12:46)。教会从初期就重视纪念亡者,为他们奉献弥撒,帮助他们,以至他们获得净化后能达到享见天主的荣福境界,历代教会也常嘱咐信徒们多施舍、得大赦、作补赎或行其他善功为亡者赎罪。令已亡先祖息止安所,实乃大孝也。
追思已亡令儿女常念亲恩。尽孝更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尽孝应在身前从而推及死后。天主教追思已亡的习俗不仅在于劝勉信友善度今生,重视将来。同时也提醒每个基督徒,“死亡如盗贼”不期而至,故而应珍惜眼前人,尤其对自己的父母,作子女的更要趁他们尚在人世时努力尽孝,不留遗憾。将孝敬父母的诫命生活出来。
追思已亡使外教人心生安乐。笔者所在堂区有很多老人是家中唯一的教友,其子女大多是外教。所以当教友去世时,其子女常为父母的身后事感到迷惑。因为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追念,总觉对不起父母的信仰,但自己不是教友又不知该如何正确表达对父母身后之事的敬意。这时,教会追思已亡的传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常在向外教子女稍加解释后,他们都能接受按天主教方式来追思亡者,而教会优美神圣的礼仪确能帮助外教朋友心生安乐,让他们不再为如何尽孝而烦恼,甚至令他们就此对基督福音产生兴趣愿意重生得救也未可知。
追思已亡与宗教交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中华文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多见的极富包容性的文明。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从未发生过一起宗教战争,任何宗教在中华文明“和为贵”的思想背景下都可以彼此尊重,和谐共生,而“和”的基础是交谈。佛教、道教、儒家思想都经历过一段“交谈”的历史,以至于今天儒佛道思想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天主教若要真正融入中华文明,以中华文化向中国人宣讲福音,就不得不重视与现存的宗教进行交谈,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正如徐锦尧神父论及宗教间关系:肯定自己尊重别人,学习别人丰富自己。中国传统各大宗教都极为重视身后之事,佛道教都有超度亡者的法事、道场,让深受此二教影响的普通中国百姓对丰富的殡葬礼仪习以为常。若天主教可以从宗教交谈层面出发,在梵二精神指引下,借鉴和吸纳某些中国传统宗教在追思亡者方面的优长,并以福音精神加以圣化,势必可令天主教加速本地化进程,让基督福音更易融入中国。
追思已亡与“大孝”的环保意识。当前中国社会对于环保的意识和呼声越来越高,传统丧葬习俗烧钱化纸、燃香点烛,污染环境,已受到许多环保人士的抵制。而天主教殡葬礼高雅圣洁,一捧鲜花、几只素蜡、守灵祈祷、追思弥撒……既表达哀思又环保节约,十分符合现代人对于追求环保和健康的理念,同时还能创造福传的机会。故此天主教追思亡者的方式若能从环保的角度进行发掘,则更易在现代人中产生共鸣。并且可以将中国传统孝道提升到感恩山河大海、敬畏宇宙万物的“大孝”高度,从而令他们对造物主心生孝爱之情!
以上便是笔者一些关于追思已亡和中国传统孝道尚不成熟的思考,愿以此文抛砖引玉,令更多教会有识之士能就神学思想本地化建设做出更为合宜的思考和研究,让基督福音能够在中华文化中被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