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多包容少呕气


2015-09-01 15:07:52 作者:李万永 来源:《信德报》2015年9月3日,33期(总第643期)

    神父在一次讲道中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婆婆弥撒前拿着一个装有半瓶液体的塑料瓶请神父给祝圣一下。神父问, 里面装的什么?婆婆答, 药,并满腹怨气地向神父述说,是家里人惹我生气而落下的病,直气得我心疼胸闷腹胀反嗝,已吃了几十服药仍不见好。神父说,我送你一个秘方,保证好使!婆婆乐不可支,神父,你快说,啥药方?神父说,你这是心病,光凭药哪能治好。我劝你进堂跪在天主台前,祈祷默想天主“爱人如己”“要爱你的仇人”的教诲,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言行为,哪些是自己的过错,不要一味地责怪别人,要多一些忍让,多一些宽容。这样,就会使你心中的怨恨消融,就会给你带来内心的平安喜乐,你的病就会不治自愈了。
    老婆婆是否遵照神父说的去做了?病痛是否痊愈?因没深入调查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神父给出的这一“秘方”,不仅对老婆婆、且对每个人都是通用的一剂“灵丹妙药”。因为,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它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
    凭心而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老少年龄差异、性情急缓、爱好兴趣、思维方式等不同的心态境界以及彼此的误解、不友好态度、过激的情绪、过分的面子、执着己见、无端猜忌等诸多因素决定人们看待问题角度的千差万别。所以,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分歧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处理不当,甚或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就会将矛盾升级,引发更激烈的争端,两败俱伤。用自毁的沉重代价去验证“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的精准性。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不良现象发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基督“爱”的诫命,“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将心比心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正如英国一句谚语所说:“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只有以宁静的心态“换位思考”, 多为他人着想,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设身处地地加以体谅和包容,才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味地处处挑剔、抱怨、责怪、讥讽对方的“不是”; 取而代之的将是谅解、赞赏、鼓励、相互交付、相互信任。你不与对方置气,对方也无从和你冲突,彼此间便可寻得理解与沟通的途径了。相互间的隔阂自会不解自消,而变换为相安无事、相得益彰了。
    理解方有宽容,以宽厚仁爱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拥有更多的信任和爱戴,使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阳光、欢乐!

本文标题:多包容少呕气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