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城镇化进程中的天主教村镇变迁

—— ——以绥化市海北镇为例

2013-09-12 10:53:31 作者: 樊志辉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曹颖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信德网

一、海北镇天主教的历史发展
    海北镇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县北部,哈尔滨至黑河铁路沿线附近,创建于1902年。海北镇是由法国神父陆平创建的。1902年,陆平离开巴彦来到尚未开发的海伦县北部“墨字三六两井”,搭建简易祈祷所,决定在此建立天主教村。1905年夏,陆平用在法国募集到的资金购买了2500垧土地,建造了教堂和两个村落,之后从巴彦、辽中县三台子、吉林省小八家子村、锦州的松树嘴子等天主教自治村招募教徒来此居住,并将此地命名为“圣若瑟屯”。 1909年,“圣若瑟屯”初具规模,陆平也被吉林教区正式任命为本堂神父。从这一年起,他开始建立自治制度,最终使海北镇成为不受海伦县政府管理的天主教自治村。
    在天主教会的推动下,海北镇的规模迅速扩大,其人口在1919年已经达到4000人。文革期间,大教堂被拆扒,神父被下放农村劳动,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重新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神父又从农村回到教堂。1980年重新落实宗教政策,海北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7万元,重建一座面积为264平方米砖瓦结构,可容纳800人的中型教堂,并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1987年,海北镇政府出资修建一座砖瓦结构,面积300平方米,钟楼高35米,堂内可容纳700人的中型教堂,1987年竣工,12月21日王瑞环主教到海北祝圣新堂。
    到1996年,海北信教人数多达4000人,原有教堂满足不了宗教活动的需要。1998年4月韩国金荣焕蒙席来海北寻访故居及亲友,许诺投资建一座大的教堂。在他的大力帮助下,海北新建大教堂于1999年6月27日动工,2000年10月19日竣工,并同时举行祝圣庆典。 新建的大教堂占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教堂建筑面积为2,488平方米,钟楼高45米,风格仍为哥特式。

二、海北镇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1.东北天主教会传教策略的改变是海北镇出现的前提条件
    2.中国政府态度的转变是海北镇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天主教势力变迁
    1.从自治的单一信仰共同体向多元聚合的新兴城镇的转化
    2.城镇化进程中天主教势力的维护与对城镇化进程的排斥

本文标题:城镇化进程中的天主教村镇变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