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节反思
2013-01-12 11:25:46 来源:公教报
每年圣诞后教会庆祝主受洗节,是基督徒回顾个人信仰皈依历程的好机会,以唤醒我们领洗时的恩宠时刻。
耶稣到约旦河若翰那里,要受若翰的洗,若翰原要阻止祂,耶稣答:“你暂且容许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若翰遂为祂授洗。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来时见天开了,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参玛3:13-17)
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来的一幕,揭示出两件罪人圣事的深层意义。我们从圣洗圣事中洗脱了原罪,又有修和圣事赋予日后罪过的赦免。当我们领洗后,又或每次从修和室出来时,天父都会同样的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可惜不少信徒不珍惜,领洗后很少领受修和圣事,更不明白修和圣事的恩宠。这是因为认为自己不需要认错告罪,无须告解?
耶稣没有犯罪,为甚么祂仍要到约旦河受若翰洗者的洗?无罪的耶稣本身不需要悔改,洗礼为祂来说全无意义,也没有救赎的功效;可是,祂“却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愿意以身作则,藉着接受若翰的洗礼,给我们指示了履行一切正义的途径。耶稣也认识人性的软弱,人终其一生修德行时,需要透过不断的悔改;故此,祂给我们立下表样:如同一个渺小可怜的罪人般到若翰前受洗,以此来改正人类的骄傲自大。此外,耶稣更把洗礼提升为自己亲自立的圣事。祂不但用水,而且透过圣神和火给人授洗,使人成为天父的子女。
香港教区信德年开幕日聚会时,其中一个环节是带领参加者重温七件圣事,是要我们回到信仰根源的高峰。诚然,七件圣事赋予天主教信徒独特的圣事恩宠。七件圣事照顾着我们一生中:生、老、病、死的每个阶段,藉着每件圣事的独特恩宠,在不同环境和际遇中,帮助我们善度天主子女的生活,同时也为信仰作见证。
信仰见证要透过具体的生活经验,特别是与基督相遇的信仰体验去深化与主的关系。“信德年的用意是要我们向主耶稣重新的皈依,以及对信仰的重新探讨作出贡献,好使教会的全体成员在今天的世界里成为复活主令人相信和充满喜悦的见证人——能够引领那些寻找信仰的人进到‘信德之门’。”(信德年《注本》)
信德年伊始,教会团体已准备了不少培育活动,此乃好现象;只希望活动不是纯知识的学习,而是能帮助教徒在信德年内培养出灵修规律:如勤领修和圣事、订出祈祷时间和避静日子等长远更新计划。
今天耶稣受洗节,让我们更新信德,重拾领洗时爱主爱人的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