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天主
2012-09-13 10:55:32 作者:漠道 来源:《信德报》2012年9月13日,33期(总第504期)
这样的想法也许很可笑,万有的天主怎么会是贫穷的呢?如果他真是贫穷的,便不能给予我们什么了,那样的话,相信和敬礼他似乎就有点荒唐……
不,荒唐的,应该是这种势利的俗念。一个真正的信徒,即使天主真的“贫穷”,也仍会对他挚爱不移。其实,只有在人性的境遇,有限的背景中,才会出现贫富有无之别。而神性无限超越,远远超出了这种俗世的范围,以至在天主内,“有”就是“无”。
说天主“有”,容易理解,因为他圆满自足。可圆满意味着无所缺,那么,这又怎能与“无”相兼容呢?事实上,在圣三内,每一位本身都“无我”(当然不是指每一位都没有其独立的位格):父愿意在子内表达他的“我”,因为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子;子愿意在父内表达他的“我”,因为子把自己的全部存有都交付给了父。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位的“我”都在完全接受其“我”的那位那里。而父与子彼此给予和接受其“我”的这种交流就是圣神的“我”。因此,每一位的“我”都指向另一位。“我”这个字甚至不能从他们自己的口中说出来:“子”就是父所有的话语;“父”就是子所有的道说;圣神就是“父子”之间所有的对话。每一位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注视,一个朝向另外一位的给出。任何一位都不注视自己,不返回自己。在圣三内,没有拥有,没有控制、没有尊卑,只有彼此的出神和爱的交流。每一位都是另一位的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主一无所缺,也一无所有。
瑞士著名的灵修与神学家莫里斯·曾德勒(Maurice Zundel)说,天主之所以是“贫穷的”,是“因为天主根本不保有自我。他一无所有,也不会主有什么;他是绝对的放弃——在永恒的给予中,无限性地放弃……在‘拥有’里,他什么也没有,所以在‘存在’中,他是一切(in 'having', He has nothing, so in 'being', He is everything)”。就是说,他只在彻底的自我分享中获得和成为他自己。
是的,只有在分享中,才能拥有;只有在舍弃中,才能获得。存在,从来都只能在给出中找见它的意义。天主的存在就是一份给予,一份不止息的给予。万物就是这给予的结晶。所以,天主这“给出”的本性也浸透着万物。因而,万物也透视着神性的光辉。这“透视”不就是一种“给出”的状态吗?比如花香的飘散,比如芳音的缭绕,比如美景的展现……噢,最能透视神性的,应该是那按天主的肖像被造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吧?可人类历史展现出了什么?为了拥有而产生的分裂、对抗、争夺、残杀……
人啊,就这样将他所独有的灵性自由滥用了,就这样在“寻求”自我的同时丢失了自己,在“建树”自我的同时毁坏了自己!为此,天主子降生成人了,为使人重新获得真的生命,重新活出他存在的意义。马槽与十字架,这就是耶稣的全部所有,这就是人可以在其中寻获自己的路。耶稣没给我们别的,他给我们的,是他自己,是他无限性地给出和这“给出”的榜样。他彻底空虚了自己,穷得连枕首之地都没有。然而,若望宗徒却说,凡接受他的,凡接受他的贫穷的,凡接受贫穷和给出的,就有生命之光。
是的,给,就是贫穷,就是爱,就是神性的光辉,就是人性的完美,就是天地和谐的本因,就是人间幸福的泉源。给吧,在无我的意念与给出的行动中,把我们的生命抛向那同样抛向我们的天主。相触的刹那,该会是怎样壮丽的景观!
不,荒唐的,应该是这种势利的俗念。一个真正的信徒,即使天主真的“贫穷”,也仍会对他挚爱不移。其实,只有在人性的境遇,有限的背景中,才会出现贫富有无之别。而神性无限超越,远远超出了这种俗世的范围,以至在天主内,“有”就是“无”。
说天主“有”,容易理解,因为他圆满自足。可圆满意味着无所缺,那么,这又怎能与“无”相兼容呢?事实上,在圣三内,每一位本身都“无我”(当然不是指每一位都没有其独立的位格):父愿意在子内表达他的“我”,因为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子;子愿意在父内表达他的“我”,因为子把自己的全部存有都交付给了父。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位的“我”都在完全接受其“我”的那位那里。而父与子彼此给予和接受其“我”的这种交流就是圣神的“我”。因此,每一位的“我”都指向另一位。“我”这个字甚至不能从他们自己的口中说出来:“子”就是父所有的话语;“父”就是子所有的道说;圣神就是“父子”之间所有的对话。每一位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注视,一个朝向另外一位的给出。任何一位都不注视自己,不返回自己。在圣三内,没有拥有,没有控制、没有尊卑,只有彼此的出神和爱的交流。每一位都是另一位的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主一无所缺,也一无所有。
瑞士著名的灵修与神学家莫里斯·曾德勒(Maurice Zundel)说,天主之所以是“贫穷的”,是“因为天主根本不保有自我。他一无所有,也不会主有什么;他是绝对的放弃——在永恒的给予中,无限性地放弃……在‘拥有’里,他什么也没有,所以在‘存在’中,他是一切(in 'having', He has nothing, so in 'being', He is everything)”。就是说,他只在彻底的自我分享中获得和成为他自己。
是的,只有在分享中,才能拥有;只有在舍弃中,才能获得。存在,从来都只能在给出中找见它的意义。天主的存在就是一份给予,一份不止息的给予。万物就是这给予的结晶。所以,天主这“给出”的本性也浸透着万物。因而,万物也透视着神性的光辉。这“透视”不就是一种“给出”的状态吗?比如花香的飘散,比如芳音的缭绕,比如美景的展现……噢,最能透视神性的,应该是那按天主的肖像被造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吧?可人类历史展现出了什么?为了拥有而产生的分裂、对抗、争夺、残杀……
人啊,就这样将他所独有的灵性自由滥用了,就这样在“寻求”自我的同时丢失了自己,在“建树”自我的同时毁坏了自己!为此,天主子降生成人了,为使人重新获得真的生命,重新活出他存在的意义。马槽与十字架,这就是耶稣的全部所有,这就是人可以在其中寻获自己的路。耶稣没给我们别的,他给我们的,是他自己,是他无限性地给出和这“给出”的榜样。他彻底空虚了自己,穷得连枕首之地都没有。然而,若望宗徒却说,凡接受他的,凡接受他的贫穷的,凡接受贫穷和给出的,就有生命之光。
是的,给,就是贫穷,就是爱,就是神性的光辉,就是人性的完美,就是天地和谐的本因,就是人间幸福的泉源。给吧,在无我的意念与给出的行动中,把我们的生命抛向那同样抛向我们的天主。相触的刹那,该会是怎样壮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