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下)
2004-07-26 09:02:33 作者:宋宏斌 来源:信德报(第217期)
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建造了一座六角亭,每边长各十一尺,高十尺,亭顶上一十字架,亭内供有圣母像,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胜利母后像”绘制的。同时,神父和教友约2000—3000人,参加恭迎圣母游行, 这是佘山朝圣的正式开始。
1871年,佘山山顶供祈祷之用的六角亭披拆除了,并建立了第一座教堂。次年竣工,该堂为十字正方形,是一座采用中西混合建筑式的教堂,规模同等于现在中山的那座圣堂。1873年5月1日,郎怀仁主教举行祝圣大典,好几个省的教友齐集圣堂,盛况空前。整个圣母月末佘山朝圣的教友络绎不绝。从此,佘山圣母就成为教区的主保,每年的5月1日和24日,圣母进教之佑节日,朝圣者在万人之上。
1874年,教宗庇护九世,应郎怀仁主教的请求:恩赐每年5月来佘山朝圣者,可得一次全大赦。时至1925年,因历年来佘山朝圣者络绎不绝,圣堂日嫌狭小,教区决定拆除已有50多年的山顶圣堂,募金再造圣母大堂。1925年5月24日,在旧圣堂的原址上再行新奠基礼,由姚主教亲临主持,新堂的工程异常浩大,由叶肇昌神父设计并督造。历经十年落成。圣堂长55.81米,宽24.68米,内高14.46米,从地面到十字架约有38米,可容纳3000多人。该圣殿采用罗马式与哥特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大教堂有“四无”之称———无木无钉无钢无梁。这座教堂堪称不对称建筑的典范,南长北短,东宽西狭,内圆外尖,内石外砖。罗马式拱形通道,希腊式廊柱,哥特式尖顶,以色列式橄榄形钟楼,西班牙式东端小圆顶,中国民族式清水壁,斗角地砖,中国宫廷式琉璃瓦。从南面的大门进门后,同样可见,装饰考究的祭台一座,她的位置在新大堂的中腰,这就是“献愿台”。这原是第一座山顶圣堂的正祭台,建新大堂时特意将其保留,颇费了当年新大堂的设计者的一番苦心;而使新大堂的整体布局上并未因此而显得不协调,反而使其设计显得独具匠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