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友看梵二会议带给教会的变化


2012-05-23 10:23:39 作者:张秀荣 来源:《信德报》2012年5月17日,第18期(总第489期)

    今年是梵二会议召开50周年,我借机重温了梵二会议所产生的16项文献。我听说“梵二会议”是在80年代末,会议文献也是时隔30年之久才看到。尽管如此,梵二会议精神还是令我们的信仰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梵二会议与中文弥撒
    梵二之后,我所在的教堂的第一台中文弥撒拉开了教会发展的序幕。我还记得当时的本堂神父在祭台上做弥撒用中文念,我们几个教友在下面很生硬地应和,有时也奏着新曲,练着唱。一台弥撒下来,感觉和旧时弥撒大不一样,觉得弥撒充满了活力,我们也能和上主对上话了。可有一大部分教友不理解,反而觉得太随意了不庄重。为照顾这部分教友,一台中文弥撒、一台拉丁弥撒并举。不过,不久之后便完全启用中文弥撒了,通过实践,中文弥撒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同。那时相关书籍很少,教友们便热衷于拿着笔和本子一章一节地抄写,等再参与弥撒时,便可以对照着抄写本跟着神父念。过去是“望”弥撒,现在是“参与”弥撒,在实际的参与中,神父、教友融为一体。

梵二精神与学习圣经
    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梵二前我们没学过圣经,因为没有看见过。只知道只有神父才能学圣经。而梵二之后,我们知道了学习阅读圣言的重要性。
    在神父的带领下,我们学圣经,开展圣经答题、圣经分享,还把圣经方面的专家神父“请进来”授课。现在我们堂区人手一本《圣经》,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读经、查经、分析历史背景;不懂必问,每读一段一句就联系现实,反思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圣经虽说是几千年前所写,但永远不过时。在神父的倡导下,我们形成了圣经天天学、时时学的好习惯。通过学习圣经,教友们的思想开放起来,逐渐进入了福传的角色。在教堂接待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及不同阶层的参观者,又迎来一批批的慕道者,使他们认识基督,融入到基督的怀抱。

梵二精神与传福音
    梵二之前,教友们都是“只为自己信,只为救自己的灵魂,不管别人”的老观念。别说传福音,就是提起信仰,都还遮遮掩掩,生怕人知道。再往后,堂区福传稍有起色,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一线。梵二之后,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基督徒这还远远不够。传福音不仅仅是神父和修女的事,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福音的重要责任。现在,一大批青年成为基督徒,有的还成为慕道班的老师、教会各小组的骨干、福传的主力军。
    梵二文献中指出,教友们应协助教会的福音工作,他们以见证及生活及活工具的资格参与教会的救世使命。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认识一位教友,如果听说哪家有病人和孤寡老人,便主动送上吃的用的,嘘寒问暖;见到楼下人们聚在一起打麻将,便每人送上一本耶稣苦难挂历让他们认识天主。每次下楼碰到住户门口摆着的垃圾,便从上到下顺手拿到垃圾桶里。从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体现出基督的爱,引领人认识基督,传扬福音。
    而我家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起初,我家就我一人奉教,老伴一再警告我,不能把信仰“传宗接代”。可女儿、儿子、儿媳都奉了教,没给家庭带来不好。在我的带领下,老伴到教堂看小孙子在祭台上辅祭的样子深受感动,不久,也领洗做了基督徒。我们坚持饭前饭后祈祷,受我们一家的影响,我们的亲朋好友也都领了洗。
    从80年代末听说梵二会议,慢慢了解会议精神,至今已经30多年了,教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可以说,没有梵二精神,就没有我们信仰的蓬勃发展;没有梵二精神,就没有我们信仰的更新与提升,是梵二精神使我们的信仰也随着基督一起复活了!

本文标题:教友看梵二会议带给教会的变化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