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教会“有看头”
2012-01-30 10:01:34 作者:陈秉义 来源:《信德报》2012年1月19日(总第474期)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黄果树大瀑布世界闻名。进入黄果树瀑布景区,如果稍微向左上方的山上看去,就会发现有一山村。村中间可以隐约看到一栋双尖塔型的建筑物,那就是安顺地区黄果树镇的天主教堂。教堂将哥特式和布依族建筑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利用本地大量的石材建筑而成。目前该地区有教友1000多人,以布依族为主。教友主要聚居在王三寨、殷家庄、偏坡、翁寨。
在19世纪后半叶,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先后来到云贵高原一带传教。所来的传教士无不为当地的贫穷落后所震惊。传教士们在当地学习汉语、本民族语言(如苗语、布依族语等),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称他们为兄弟。他们在当地不仅仅传教,还通过教育使当地群众改变很多愚昧的思想;为他们治病,调解纠纷,改进耕作技术等,甚至帮助他们创立自己的文字。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石门坎的柏格理(Samuel Pollard)。
柏格理是英国派往云贵地区的传教士,他从英伦远渡重洋来到贫穷落后的大山里,以贵州石门坎为基地,将现代文明植入当时社会最底层的苗族文化中。1905年,柏格理与苗族杨雅各、汉族李国镇等以石门坎苗族苗语为基准音,用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文字,俗称柏格理苗文、坡拉字母苗文、老苗文。1956年“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时,改名“川滇黔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文”,并将其进行推广至今。在他的主持下,建设了西南地区第一所学校——光华小学,另外还建有医院、麻风病院等。
当时小小的石门坎村,成为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在20世纪初,欧洲人知道中国石门坎,就像今天欧洲人知道中国上海一样。从欧洲寄往石门坎的邮包只需要写“中国石门坎”就能送达。如今,近百年过去了,这个乡村有的老人居然还能说上几句英语。
柏格理在苗族中传教,俨然以苗族一分子自居。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的苗族,生活极苦。他们头盘长辫,身穿粗麻布衣,披着蓑衣,打光脚或穿草鞋,不洗脸,肮脏污秽,很难接近”,柏格理“到苗寨去,穿着苗族服装,不骑马,不坐轿,无一保镖,全用苗语作为交际工具,和苗族群众同食洋芋、荞麦饭,同宿麦草堆,不嫌苦,不怕脏,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他常在贫穷的苗民茅舍里忍受他们所过的那种艰苦生活。有一晚上,他以一个木盆为枕睡在石床上;另有一次因遇上一阵暴雨,他穿着淋得湿透的衣服过了整整一夜。柏格理从不因艰苦而退缩,他常以石板、木凳及泥地为床。由于他与人们同吃同穿,甘苦与共,不仅被他们视为先生与治疗者,还被视为他们在苦恼之时的贴心人。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可耕土地很少,很多植物都是长在石缝之中。尤其是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过去大多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粮食,往往在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断粮了。由于石门坎地处高寒,土地贫瘠,以致许多人死于饥馑。1906年,柏格理的朋友张道惠夫人将洋芋(马铃薯)引入石门坎等地栽种。洋芋比其他农作物成熟早,可使人们免受饥饿之苦。直到今天,洋芋仍是当地百姓除苞谷(玉米)之外最主要的食物。
1915年,可怕的伤寒病席卷了石门坎地区,当时教会学校许多学生染病,包括一些学生家长、亲友在内都因害怕而外逃躲避,柏格理却坚守救护。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上了沙门氏菌属伤寒。9月16日,永远地留在了石门坎,享年51岁。
也许,旅行中,循着当年柏格理的足迹,能让您仿佛置身百年之前,看到信仰在苗家初传时的影像——一个高鼻碧眼的外国人与身着布衣蓝衫的苗族孩童在夕阳下游戏欢笑……
关于柏格理的事迹,后来出版界不仅出版了不少有关书籍,中央电视台也拍摄了有关专题片《在天那边》,香港中国宣道神学院组织拍摄的《柏格理传奇·带着爱来到中国》等专题影视节目,让人们更形象地了解这一段历史。
基督文化在贵州的群众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贵州教会的神职人员很少,但是群众仍然把信仰保存下来。岩包包、乌拉岩、打翁、王三寨(布依族村寨)、殷家庄(布依族村寨)等有教友的村寨,在解放后几十年,一直没有神父涉足,教友们却靠着祖辈言传身教,使信仰延续至今;他们对教会道理懂得不多,却纯朴、虔诚,在大城市绝难看到。
如果春节期间,有意外出旅行的话,不妨选择风景如画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千万不要错过山上的教堂,还可顺便体会一下苗家风情,了解少数民族教友的信仰生活。相信亲近自然之美,跟着百年前传教士的脚步穿越历史时空的贵州之行会成为你最美丽的回忆。
在19世纪后半叶,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先后来到云贵高原一带传教。所来的传教士无不为当地的贫穷落后所震惊。传教士们在当地学习汉语、本民族语言(如苗语、布依族语等),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称他们为兄弟。他们在当地不仅仅传教,还通过教育使当地群众改变很多愚昧的思想;为他们治病,调解纠纷,改进耕作技术等,甚至帮助他们创立自己的文字。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石门坎的柏格理(Samuel Pollard)。
柏格理是英国派往云贵地区的传教士,他从英伦远渡重洋来到贫穷落后的大山里,以贵州石门坎为基地,将现代文明植入当时社会最底层的苗族文化中。1905年,柏格理与苗族杨雅各、汉族李国镇等以石门坎苗族苗语为基准音,用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文字,俗称柏格理苗文、坡拉字母苗文、老苗文。1956年“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时,改名“川滇黔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文”,并将其进行推广至今。在他的主持下,建设了西南地区第一所学校——光华小学,另外还建有医院、麻风病院等。
当时小小的石门坎村,成为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在20世纪初,欧洲人知道中国石门坎,就像今天欧洲人知道中国上海一样。从欧洲寄往石门坎的邮包只需要写“中国石门坎”就能送达。如今,近百年过去了,这个乡村有的老人居然还能说上几句英语。
柏格理在苗族中传教,俨然以苗族一分子自居。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的苗族,生活极苦。他们头盘长辫,身穿粗麻布衣,披着蓑衣,打光脚或穿草鞋,不洗脸,肮脏污秽,很难接近”,柏格理“到苗寨去,穿着苗族服装,不骑马,不坐轿,无一保镖,全用苗语作为交际工具,和苗族群众同食洋芋、荞麦饭,同宿麦草堆,不嫌苦,不怕脏,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他常在贫穷的苗民茅舍里忍受他们所过的那种艰苦生活。有一晚上,他以一个木盆为枕睡在石床上;另有一次因遇上一阵暴雨,他穿着淋得湿透的衣服过了整整一夜。柏格理从不因艰苦而退缩,他常以石板、木凳及泥地为床。由于他与人们同吃同穿,甘苦与共,不仅被他们视为先生与治疗者,还被视为他们在苦恼之时的贴心人。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可耕土地很少,很多植物都是长在石缝之中。尤其是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过去大多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粮食,往往在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断粮了。由于石门坎地处高寒,土地贫瘠,以致许多人死于饥馑。1906年,柏格理的朋友张道惠夫人将洋芋(马铃薯)引入石门坎等地栽种。洋芋比其他农作物成熟早,可使人们免受饥饿之苦。直到今天,洋芋仍是当地百姓除苞谷(玉米)之外最主要的食物。
1915年,可怕的伤寒病席卷了石门坎地区,当时教会学校许多学生染病,包括一些学生家长、亲友在内都因害怕而外逃躲避,柏格理却坚守救护。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上了沙门氏菌属伤寒。9月16日,永远地留在了石门坎,享年51岁。
也许,旅行中,循着当年柏格理的足迹,能让您仿佛置身百年之前,看到信仰在苗家初传时的影像——一个高鼻碧眼的外国人与身着布衣蓝衫的苗族孩童在夕阳下游戏欢笑……
关于柏格理的事迹,后来出版界不仅出版了不少有关书籍,中央电视台也拍摄了有关专题片《在天那边》,香港中国宣道神学院组织拍摄的《柏格理传奇·带着爱来到中国》等专题影视节目,让人们更形象地了解这一段历史。
基督文化在贵州的群众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贵州教会的神职人员很少,但是群众仍然把信仰保存下来。岩包包、乌拉岩、打翁、王三寨(布依族村寨)、殷家庄(布依族村寨)等有教友的村寨,在解放后几十年,一直没有神父涉足,教友们却靠着祖辈言传身教,使信仰延续至今;他们对教会道理懂得不多,却纯朴、虔诚,在大城市绝难看到。
如果春节期间,有意外出旅行的话,不妨选择风景如画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千万不要错过山上的教堂,还可顺便体会一下苗家风情,了解少数民族教友的信仰生活。相信亲近自然之美,跟着百年前传教士的脚步穿越历史时空的贵州之行会成为你最美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