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
2004-06-07 08:57:15 作者:夏明颂 来源:信德报(第214期)
故事一:瞻礼前夕,一位母亲在圣堂院子里,对自己的儿子说:“要过瞻礼了,办一办告解吧!”“我哪有罪?办什么告解呀!”儿子理直气壮地回答。
故事二;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生探讨信仰问题时,他略带鄙夷地说:“你们天主教的教义实质上是‘罪感文化’吧!”
从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人,无论是教友或教外人,普遍存在着对罪恶问题的淡漠心理。对罪的疏忽和漠视,已构成了对信仰的挑战与威胁。我们基督宗教以为那些不能意识到罪恶的人是空虚的、乏力的,整部福音对他们而言也失去了意义和目的。因为在他们心中没有容纳福音讯息和救赎恩宠的空间,等于将自己置于基督恩宠的界外。
《天主教教理》上讲:“罪恶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任何人企图忽视或以其它名称表达这晦暗的事实,都徒劳无功。”(教理386)耶稣会士白曼博士说过,“低估自己的罪过是天真肤浅,不负责任的,不仅不会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样是贬抑赦罪的真实性。”圣若望宗徒坦诚地讲:“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真理就不在我们内……我们说我们没有犯过罪,我们就是拿他当说谎者,他的话就不在我们内。”(若一1:8-9)
主耶稣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若2:17)耶稣的确是一位德技双馨的医师,他不仅能驱逐人身体上的病魔,更能医治人精神上的病苦。不过,他的医治方式是,需要病人承认自己的“病症”,并愿意接受治疗,他才能将其治愈。就是说,只有我们首先承认自己需要被拯救,并确信他能救赎我们,如此才能获得基督的救恩。主耶稣切愿人们认识到被救赎也是天主白白赏赐的恩典。因为他来到世上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藉着我们个人的悔改、皈依和接受圣神的洗礼,才能自由而实际地归属于他。
若望宗徒不遗余力地叮咛我们:“我的孩子们,我给你们写这些事,是为叫你们不犯罪;但是,谁若犯了罪,我们在父那里有正义的耶稣作护慰者。他自己就是赎罪祭,赎我们的罪过,不但赎我们的,而且也赎全世界的罪过。”(若一2:1-2)大宗徒的这段话,充满了柔情与信赖。他对罪人满怀同情,也对耶稣不嫌弃人的软弱,不断为人求宽恕的作为,抱着无限的信心。因此,看到不信仰基督的人忽略这个为得救恩所必要的精神资产,以及许多信徒不重视这个心灵至宝时,我们不禁悲从中来。
今天的人大谈理性和意志的独立自主,企图摆脱基督福音的严格要求。其实,福音并非让人沉浸在“罪恶感”中,相反,它愿意人人都喜乐。只不过是福音所认为的喜乐是来自克胜罪恶,因为罪恶只会破坏人的良知,只会给人制造“自由”的表象,结果反而更令人觉得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所以,与其说基督宗教文化是“罪感文化”,不如说是“爱感文化”。
如果每人都能认识到耶稣的温良慈善,并接纳耶稣,生活在他的平安中,这个世界必定会生活在真理和爱的文明中。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有罪的本性并乐于接受主耶稣的救恩,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摆脱罪恶的枷锁,恢复我们天主子女真正的自由。
故事二;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生探讨信仰问题时,他略带鄙夷地说:“你们天主教的教义实质上是‘罪感文化’吧!”
从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人,无论是教友或教外人,普遍存在着对罪恶问题的淡漠心理。对罪的疏忽和漠视,已构成了对信仰的挑战与威胁。我们基督宗教以为那些不能意识到罪恶的人是空虚的、乏力的,整部福音对他们而言也失去了意义和目的。因为在他们心中没有容纳福音讯息和救赎恩宠的空间,等于将自己置于基督恩宠的界外。
《天主教教理》上讲:“罪恶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任何人企图忽视或以其它名称表达这晦暗的事实,都徒劳无功。”(教理386)耶稣会士白曼博士说过,“低估自己的罪过是天真肤浅,不负责任的,不仅不会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样是贬抑赦罪的真实性。”圣若望宗徒坦诚地讲:“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真理就不在我们内……我们说我们没有犯过罪,我们就是拿他当说谎者,他的话就不在我们内。”(若一1:8-9)
主耶稣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若2:17)耶稣的确是一位德技双馨的医师,他不仅能驱逐人身体上的病魔,更能医治人精神上的病苦。不过,他的医治方式是,需要病人承认自己的“病症”,并愿意接受治疗,他才能将其治愈。就是说,只有我们首先承认自己需要被拯救,并确信他能救赎我们,如此才能获得基督的救恩。主耶稣切愿人们认识到被救赎也是天主白白赏赐的恩典。因为他来到世上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藉着我们个人的悔改、皈依和接受圣神的洗礼,才能自由而实际地归属于他。
若望宗徒不遗余力地叮咛我们:“我的孩子们,我给你们写这些事,是为叫你们不犯罪;但是,谁若犯了罪,我们在父那里有正义的耶稣作护慰者。他自己就是赎罪祭,赎我们的罪过,不但赎我们的,而且也赎全世界的罪过。”(若一2:1-2)大宗徒的这段话,充满了柔情与信赖。他对罪人满怀同情,也对耶稣不嫌弃人的软弱,不断为人求宽恕的作为,抱着无限的信心。因此,看到不信仰基督的人忽略这个为得救恩所必要的精神资产,以及许多信徒不重视这个心灵至宝时,我们不禁悲从中来。
今天的人大谈理性和意志的独立自主,企图摆脱基督福音的严格要求。其实,福音并非让人沉浸在“罪恶感”中,相反,它愿意人人都喜乐。只不过是福音所认为的喜乐是来自克胜罪恶,因为罪恶只会破坏人的良知,只会给人制造“自由”的表象,结果反而更令人觉得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所以,与其说基督宗教文化是“罪感文化”,不如说是“爱感文化”。
如果每人都能认识到耶稣的温良慈善,并接纳耶稣,生活在他的平安中,这个世界必定会生活在真理和爱的文明中。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有罪的本性并乐于接受主耶稣的救恩,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摆脱罪恶的枷锁,恢复我们天主子女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