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五
2011-12-31 09:42:18
关于慕道期的长短
问(胡晓哲修女,西安教区修会):现在很多堂区的慕道期非常短,三个月、半年或一年不等,领洗后的新教友是否还有再慕道?请问您在这一点上有什么好的指引?
朱喜乐神父(礼仪硕士,河北邯郸教区):这也是很多人问的问题,我们也很多次问过罗国辉神父,他回答说,我们要的是领洗的人数呢?还是要真正的基督徒?修女提到三个月的慕道期的确很短,但多长是最适合的?到底是三个月、六个月还是一年(香港是一年半到一年零八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最低不要低于一年,因为慕道者起码要有一个生活的改变。
很多教友的观念是领洗的人数比较重要,今年有多少人领洗,而没有考虑到领洗以后他们的方向问题。希望诸位神父们都能够重视慕道期。
夏庆田神父(礼仪硕士,沈阳修院院长):我们辽宁主教座堂,前几年,每一年领洗的大概有300人,5年过去了,按说应该有1500个教友在同一个主教座堂出现,可是我们发现还是原来那些教友。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花了很多的心血一年举行两次甚至三次的洗礼,最后我们发现流失的也如此之快。第一次来了我们没有把握住,等走了之后再想让他们回来就非常困难!所以与其这样草率地给他们领了洗,不如好好地给他们做一次心灵的洗礼,然后通过教会的四旬期守夜礼让他们感受到那一份圣神,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甄雪斌神父(神学、礼仪双硕士,北京教区秘书长):我对朱神父做一点儿回应。其实咱们中国一些教区、堂区已经有了慕道期,但是还有很多教区、堂区没有慕道期,没有慕道班。那么就北京来讲,北京的大堂区基本上都有了慕道班,而且一年分三次或四次,一般来说最长的是一年,中间的是六个月,短的是三个月,整个北京教区每年有两千多人领洗。可是也发现了问题,那么多人领洗,应该说每年北京新领洗的人数几乎相当于一个堂区教友的人数,可是堂里的教友也不见多,是有增加但是不像领洗人数增加那么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是慕道期只注重知识的培育,没有生活的培育。什么算是生活的培育呢?是祈祷生活的培育、幸福生活的培育。为什么慕道者愿意到教堂来参与慕道班,因为他愿意重新去认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可是他到教堂以后,一开始我们对他照顾挺好的,欢迎他们来,给他们讲课,他们在教堂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可是很快领洗了,领洗以后一部分不进堂了,一部分跑到基督新教去了。原因是什么?他在教会找不到生活了。我觉得除了重视慕道期以外,堂区的生活应该丰富,当然弥撒是一切祈祷生活的最高峰,但是我们不能天天吃大餐,还要配素餐,所以我觉得堂区的生活需要丰富,比方说儿童们、青年人、老年人的生活都需要照顾到。好多人跑到新教,原因是什么呢?说天主教没生活,除了参与弥撒就是念经。他说你看在新教大家一块儿参加圣乐分享,一块儿唱歌,一起分享圣经,而在天主教没有讲话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教堂生活越丰富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慕道班有效、成功的发展下去。不能只是先结婚后谈恋爱,也不能是闪婚,咱们需要既要培养爱情也要过好婚姻生活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