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会——加拿大的民间社会服务网络


2004-04-15 09:40:40 来源:信德报(第211期)

    去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因为专业学习需要,参观访问了不少服务于老人、儿童或其他弱势群体的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发现不少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可追溯到早年教会力量解决本地区社会问题的背景,这些社区中心或慈善机构有些后来不再由教会主持,但一直与教会的关系比较密切,确切地说,它们的发展一直得到教会的关心和支持。后来,我又去了一些教堂,与一些教徒和新移民有所接触,了解到一些加拿大教会的情况,感到各地的教会和教堂仿佛是加拿大的一个民间社会服务网络,它们不仅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所依归,而且给许多特别需要的人提供了广泛的援肋和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加拿大主要宗教教派有30多个,其中信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新教的占41.2%,其它小的教派不计其数,国民中信教的占了90%左右。教派多教堂也多,就我自己足迹所至,只觉得每到一处必见教堂。以多伦多为例,全市有6个区,位于东北部的士嘉堡区据说就有40多个教堂。这些分布于各地的教堂就构成了一个社会服务网络。
    一、教堂成为新移民了解加拿大,融入新的社会的起始点。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新移民成为各教会关注,争取的对象。一般而言,新移民初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面临许多社会适应上的困难和问题。各教会及教徒发现有新移民或其他新来的人,总是热情地宣传参加教会的好处或提供各种宣传该教会的小册子,欢迎参加教会活动。
    笔者初到多伦多暂时寄居多大一教授的母亲家里。我到的第二天,教授的老母亲就笑眯眯地送来教会办的刊物,内容多为教徒入教或入教后获得神的启示,及教徒间互相帮助给自己生活带来奇妙变化的文章。有一天,一个朋友带我去听一个关于世界和平的讲座。到了那里才知道这是一个宗教组织主办的。席间,我认识了5至6个这两年才去的年轻移民,他们常参加这个教会的一些活动。在以后活动中,我在这个教会所在的教堂陆续碰到20多个年轻新移民,他们都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认识了该教会的教徒,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正好自己深感孤独,借助这样的宗教活动认识一些人,了解一些加拿大的文化,所以纷纷走到这个教会来了。
    另一方面,也有些新移民因为听人说在去教堂的种种好处,如练习语言、结交朋友,参加一些学习班等等,便主动去教堂,他们中有的人的工作就是通过在教堂认识的朋友介绍才找到的。
    二、教堂提供各种服务。基本上每个教堂都会根据自己教徒的需要提供一些服务。教堂所提供的这些服务,有些是免费的,有些要收些成本费。每个教会是都有自己各方面的人才。很多教徒乐意奉献,不取报酬。教会提供的这些服务和聚会分享的机会不仅为教徒和非教徒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人们的情感和情神交流提供了机会和氛围,所以教会对教徒和一些在教会服务的非教徒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三、教会广泛参与本社区及更大范围的社会援助活动。上面主要谈了教会对本会教徒的一些服务。实际上,教会的影响远不止限于本教会、本社区,它们由于广泛的捐助活动而影响波及整个社会。兹以加拿大的志愿者活动为例。1999—2000年,作为志愿者向社会人群提供了总计10亿多小时的义务服务和向慈善和非赢利机构给予经济或实物捐助。这些宗教积极分子的志愿服务和捐赠在整个的志愿活动中占了差不多半壁江山。所以无论是教徒还是非教徒都乐意把钱捐给宗教组织,由它们来组织各种社会支持和援助活动。这些援助和服务几乎惠及社会公共领域的每一个方面:艺术和文化,体育和娱乐,自助,宗教和精神活动以及传统的健康和社会服务。
    总之,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在加拿大,一个人不管是否教徒,都会不同程度的与宗教机构发生联系:或者向教会组织捐助,或者是得到资助,或者是欣赏由宗教机构赞助的艺术和文化。在加拿大这样一个信教人口占中民90%左右的国度,宗教的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傅铎摘自《中国宗教》   有删节)

本文标题:教会——加拿大的民间社会服务网络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