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弟
2010-07-20 09:54:29 作者:思葭 来源:《信德报》2010年7月10日,20期(总第415期)
母亲在四年中生下了我们姐弟仨,怀里抱一个,手里拉一个,背上背一个,可想而知,当年母亲的生活肯定浸满了辛苦和艰难,尤其在那个物质生活出奇匮乏的年月中。
大弟特调皮,喜爱捕鱼、抓鸟蛋、逃学,而小弟,人家都说和我的性格蛮像——乖、忍耐、听话。
因着大弟活泼好动的性格,在他的身上或者围绕着他,发生了好多的故事。
先撷取他玩皮捣蛋的一个事例吧。他聪慧、思维敏捷,但是上课爱做小动作,爱与老师顶嘴,常触怒老师。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他与一个同校长有着亲戚关系的女教师发生了争执,进而升级为“顶撞”,可他死不认错,教师生气欲拉他到教室外,可她哪是大弟的对手啊,两人很快地便扭打在一块……这件事震动了学校高层,校长召开全校大会,大弟被揪上了主席台,弟弟站在主席台上镇定自若,而母亲却躲在一旁的角落里,吓得流出了眼泪。
待大弟一回家,母亲将他捆在了一棵大树上,然后母亲拿来一大束硬树枝,使劲地打他,任凭母亲恁打,他就是不反抗、不喊痛、更不挣扎。天黑了,母亲还在打,还在训斥,暗光中,我望见了母亲脸上的泪水,看着眼前的情形,我哽咽着跑去劝妈妈,不要再打大弟弟了,然后又跑去劝大弟。母亲不依,当大弟被邻居们(父亲在外做工)解救下来后,母亲继续执法,居然拿了一个饭盒、一双筷子、还有一个布袋子,叫他“讨饭去”。我慌了,替弟弟做担保,作保证,说他再也不会出现这种事了,肯定不会了……
最后,大弟终归表现良好,没被母亲“逼”着讨饭去。
上了初中,大弟其他功课很好,就是极端地不愿学英语。 由于我们村庄只能上到初二,初三了,他要转学到一个约有20分钟路程的乡镇中学去走读。虽然当时英语只考了37分,但因其他功课优异,一到了那所新中学,他就被钦点当了班长。,“人生自有懂事时”,他那时才猛然醒悟到自己对英语的荒废太多了,他于是下定决心,采取应急措施提高英语成绩,每天步行去学校时怀里总揣着一个小本本,那是八十年代特受学生欢迎的单词小手册,半年的来回路,他居然把那些单词、词组全背了下来,再加上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讲,做笔记,居然在初三上学期末,考了80多分,令英语老师和班主任高兴得不得了。
大弟中考的是在1985年,当时浙江省正盛行着初中中专的招生,考取的,不仅户口“农转非”,而且毕业后保证有铁饭碗。这对当年的初中考生,尤其对农家子弟,特别有吸引力,而且谁家孩子考上了中专,远近几十里外都知晓,也是那家最风光的事(因为当年招生名额有限)。
大弟考上了中专,同时也考上了重点高中,记得他当时物理考了全县为数不多的满分,中考成绩居全校第二,祖辈务农的父亲高兴得不得了,命令大弟读中专,大弟绝对地听从。为了保险起见,父亲让大弟填报了师范专业,其实以他的考分,绝对可以填任何一所上好的中专学校,可是变得已懂事的大弟最终还是顺服了父亲。
大概读师专的第二年,有一次,他放在寝室里的菜票被人偷走了,他居然向家里人隐瞒了这事,决计不向家里要一分钱。他回了趟家,叫母亲为他准备炒腌咸菜,说同学们爱吃,母亲信以为真,做了一大锅,让大弟带到学校去。腌咸菜,他硬是吃了一个月,硬是将丢失的菜票钱补了过来,这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忆及此,我想起80年代,那时已包产到户,一家人在田里劳动,我们姐弟仨负责割稻,父母负责打稻子,大弟总是叫纤弱的我少干点,他总是这样说:“姐姐,你歇一下,你那一陇稻让我帮你割。”然后,能干的他,都为我“包割”了事……
师范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到一所小学,很快又被调到母校,作了一名物理教师,一干就是8年。他尤喜文学,闲暇时,完成了大学中文函授课程。他又天生爱体育,不仅将5岁的儿子送到上海宝山区曹燕华学校去学打乒乓球,他自己经过请求在W镇一中教起了体育课,而且搞得有声有色。
现在,每年大弟都会为教会的圣诞节献上一些原创作品,比较受欢迎的是他用温州方言写的三句半,好多个堂口都用了它,效果非常好。他还爱填写歌词,堂口组织唱经时,他都会积极地参与,且常和老婆来个夫妻对唱。他的缺点是不肯念经,认为这是有点儿折磨人的事,这一点我不认同他。他还说教会的个别事务一定要改革,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这就是我的大弟,一个令我哭泣令我感动的大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