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故乡教堂的变迁


2009-10-19 10:12:29 作者:曾尼阁 来源:《信德报》2009年10月1日,28期(总第387期)

    我的故乡在凤翔县豆腐村。
    儿时,对村子里记忆最深的是村中央的教堂。教堂青砖堂面上雕刻着1919的字样表明了它修建的年代。堂内有两行未油漆的木柱,每个柱子下面有雕刻着狮子、兽面的柱石。没有顶棚的教堂顶能看得见很粗的大梁和排列密集的像小碗口一样粗的椽子。这座空旷的建筑甚至成了麻雀和燕子自由翱翔的王国。祭台上方悬着一块长方形的布帐,四个角用绳子分别系在柱子和祭台后方的墙上。记得曾问过母亲:“那个大布是干什么的?”母亲说:“怕做弥撒时灰尘或鸟粪落在祭台上。”
    稍长听大人们讲,1900年教堂被烧毁后,赔款被层层克扣,所以没钱修顶棚,油柱子,做跪凳。教友们跪的跪板下面20公分高的“腿”,还是捐献来的。教堂于文革中被拆毁。
    听奶奶讲,在这以前,村里就有一座传教士修建的教堂,外观是哥特式,内部则融入中式建筑的元素——大红油漆柱子,木方格顶棚。每个方格绘着花鸟鱼虫,也有长翅膀的天使,工笔细腻。后来,村里有一个外教人,趁乱烧了教堂。后来这个人死得很凄惨。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子西边的空旷地上耸立起一座巍峨壮观的哥特式教堂,绿树掩映中,教堂顶尖直插云霄,成为教友村的标识。钟楼顶端十字架与村子中不断增多的贴着瓷砖的二层小楼交相辉映,见证着豆腐村会口的复兴和凤翔教区的欣欣向荣。教堂内用铝塑板装修得高高的顶棚与中间宽大的铺着闪亮地板砖的过道使教堂显得高大而恢宏,祭台前面美丽的圆穹,两边栩栩如生的圣母和圣若瑟大塑像,堂中高雅、气派的跪凳以及祭台后面的背景——色彩绚丽而凝重的“圣山”,使教堂庄严、动感、温情、活力,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教堂跨度15米,为凤翔教区第四座大教堂,令全村教友们感到欣慰和自豪。
    听现任本堂周建平神父讲,豆腐村会口的教友已增至500人,比“文革”后期翻了两番。教友们学圣经、唱圣歌,每逢节日搭台演出教会文艺节目搞福传,宗教生活十分活跃,在全教区闻名遐迩。
    每当回故乡朝拜圣堂时,我就忆起了儿时记忆中的教堂和奶奶口中描述的教堂,从而感慨万千。三个教堂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描绘出了天主教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艰难挣扎到开始壮大的轨迹。今天,中华民族已初步摆脱了贫穷、落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会在历尽艰辛屈辱之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的空间。

 

本文标题:故乡教堂的变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