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东南亚教会礼仪庆节需多添象征标记
2009-10-05 15:10:13 来源:天亚社
东南亚的天主教礼仪专家说,礼仪年历中需要增加新的教会庆节,而有些宗教象征标记若不能给地方教会任何意义,就需要更换。
第十三届亚洲(东南亚区)礼仪论坛于九月十六至廿一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召开会议,修会会士和教友礼仪专家在大会宣言中提出了上述建议。
五十一位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与会者,以及从澳洲和台湾来的观察家,在马卡蒂市圣卡洛斯修道院聚会。他们一起祈祷,就各地教会的礼仪发展作出报告,并共同反省大会主题“礼仪年和本地化”。
宣言说:“倘若时间是相对的,处境是临时的,文化传统是不断进展的,那么教会就应该继续修正、更新、创设礼仪庆节,以满足信友的实际需要。”
亚洲礼仪论坛执行主任、菲律宾马来巴来保禄六世礼仪协会主任安鹏浩(AnscarChupungco)神父指出,世界已从农业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工业化的环境。这位本笃会士在九月十九日闭幕礼上说,在礼仪年历里的教会庆节是按照早期的收获季节和其他教会活动,但现在人们要求确立那些与工业化及社会其他变迁有关的庆节。
菲律宾伊皮尔教区儒利乌·托内拉(JuliusTonel)主教对天亚社说,由于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需要特别的庆节。他问:“为甚么我们不能有一些为庆节来召唤信息时代的工作者,就像以往我们为农夫所作的那样?”并指出:“教会总是致力与时俱进,跟上信徒的需要。”
安鹏浩神父也说,在礼仪年历中有些庆节的标记需要作改变,因为它们对亚洲天主教徒的意义不大,甚至没有意义。他以复活庆典所采用的一些标记为例,它们带有北半球国家比较明显的春季特色,但在热带地区整年的气候都像夏天。他说:“如果你仔细解读礼仪,分析它的祷词,观看它的标记,你会意识到这些象征物与你在本地所体验的不相配。”
文莱的堂区司铎梁罗拔(RobertLeong)神父指出,文莱的礼仪本地化主要是为了杜松和伊班族,但参与弥撒的绝大多数是菲律宾人及少数华人,他们习惯西方礼仪。
泰国信义宗传教士尤卡·赫勒(JukkaHelle)是论坛上唯一的非天主教徒代表,这是他第四次出席论坛。他说,泰国有四千名信义宗教徒,他们的礼仪有部分与罗马天主教的传统相同,所以天主教的经验使他们受益。
与会代表在大会宣言中又提到,本地化“通常在被认可的礼仪书中产生,以保存与罗马礼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他们强调:“礼仪年历的本地化不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年历,作为罗马礼版本以外的另一选择。”不过他们承认,本地化或许无法完全满足地方教会的需要。
托内拉主教强调推动教会成员学习礼仪和礼仪的重要性。他对天亚社说:“如果我们不把已讨论的内容加入教理使信徒了解,那么我们为本地化及发展有意义的礼仪所作的一切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下届论坛定于二零一零年十月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举行,主题为圣洗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