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对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一点认识


2003-10-24 10:37:14 作者:鉴道 来源:信德报(第194期)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距今已有四十年了。虽然教会的精神锐意改革,可是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得很慢。当然这与我们对梵二的精神了解的较晚有关,现今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教会的新精神。避免出现历史上同样问题。在“礼仪之争”中,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的传教士,凭着自己的主观认识,禁止中国教友敬孔祭祖,使得中国人民对教会产生误解和偏见。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教会的管理权由中国人来掌握,本应拨乱反正,为敬孔祭祖的事件讨回公道,可是许多牧者对解除敬孔祭祖的禁令秘而不宣,致使许多教友到现在仍认为祭祖是一种迷信。
    上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将自己启示给全人类。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神明更被视为至高无上。中国的方框文字对神明的表示,也相当优越和神圣。可是,我们所看到的教会的艺术,仍然摆脱不了“洋”的气味。我们可以随便进入一座圣堂,祭台上的圣号,祭衣上的符号,都以拉丁文字母作为信仰的象征。可是这一切大多数教友既不会念,也不了解;尽管教会提倡圣艺本地化,圣堂建筑本地化,但是大部分的圣堂建筑仍旧是哥特式与罗马式的,唯有山西太原教区建造了四座深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式圣堂。这种打破传统的教堂尝试,应该宣传和推广。
    陕西三原教区的一个刺绣缝纫组,绣出的祭衣图案完全是中国式的。她们的祭披和领带上绣的都是用中国文字所表达的信仰标记。她们在耶稣两个字的中间上方,加上个十字圣号,这样教友们既能认识,也容易了解。
    在礼仪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仍旧摆脱不了崇洋媚外。现在取消了“黑弥撒”,黑色的祭衣已经废弃。追悼亡者应适合中国传统用白色祭衣,反而用紫色代替了黑色。殊不知在未取消黑色祭衣的时候,紫色就可以代替黑色,这只能说明神职办思想观念的保守,阻碍真正地革新。
    为了让天主教为国人所认同,天主教首先应该摆脱“洋”的观念,在建筑圣堂、堂内设计,以及祭衣、祭器上的符号标记,都要考虑国人的接受层面,能用中国文字表达的一定用中文表达,让每个中国人都感觉到天主教信仰的亲切和熟悉。
    天主虽然特选了以色列民族,是为了救主的降生而做准备;他给了以色列人直接的启示,也给了中国人间接的启示。他使得以色列人有先知,他同时也使得中国有古圣先贤。基督当初能降生以色列民族当中,他的教会亦能临在于中华民族当中。中国天主教应用自己的文化来赞美天主、光荣天主,只有这样,我们的信仰才会被国人所认同。这是中国教会本地化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来光荣赞美我们的天主吧!

本文标题:对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一点认识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