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迟早要面对的必然问题。好多人对死亡有种种迷惑,对死亡有好多猜测、揣摩和形容:死亡也像一座沉默的高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在其中,没有人能越过这座山。
人是受造物,在现世生活,必须经过死亡才能进入永生。很多人期待明天,自认为死亡和自己没有关系,或认为它还很遥远,因此不必考虑,但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人却没有丝毫主权。“昨日是我,今日是你。”
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
所有的死亡经验,都会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哀伤,但大家都只是远远地看,并找许多理由,如用忙碌来阻挡自己面对死亡的课题,不去碰、不去想、不去说、总之,死亡永远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给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妻子海德维希·玻恩的信1920年4月18日我知道,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死亡的痛苦折磨却无能为力,这意味着什么。对此是没有言语能安慰的。
我不由地想到死亡——最不公平的事,也是最公平的事。我说死亡不公平,是因为对约伯的话很有同感:有人死在极其昌盛之中,享尽了平安幸福。
三、珍惜生命善度有限的时光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死亡具有必然性,人人皆有一死,每个人都应善度自己的人生。死亡与基督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基督徒而言,死亡使他完全进入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逾越奥迹中。
在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种不吉不利之兆,是一种忌讳,于是人们尽力避讳直言死亡。因此,中文对死亡的委婉表达非常丰富。
传统文化面对死亡,一筹莫展,极力避讳与死有关的词语,甚至连与死发音相近的四也列为不祥。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远超洪水猛兽,这种怕死情结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再看看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面对死亡,林语堂在《死亡的哲学》一文中提供了三种思考方案,其一是不想它,不管它,这是孔子的方案。其二是哲学式的领悟,一个人深入理解自然界的格局,就会采取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但认为这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