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圣而公教会常常记得基督的谆谆教诲: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谁若想做第一个,他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谷9:36);人子来不是来受服事
玛16:15)现代犹太人的一个律师,他有一个儿子并为其设想了美好的蓝图。他想让儿子长大后就像他自己一样,做一个好犹太教徒。
(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
这使我们想起有一天他向他的听众说的话:"我父将一切交给了我;除了父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也没有人认识父"(玛11,27)。
在约旦河受洗后,耶稣立即:“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玛4:1)玛窦福音如此记述。进入旷野的发起者不是魔鬼,而是天主。耶稣顺从圣神的催促,进入了旷野;他绝不陷入敌人的陷阱,不,绝不!
在这里,以色列人学会了依靠天主的供应与引导:天上降下玛纳,夜间有云柱、日间有火柱,天主的同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自由伴随责任,信德与顺服是前行的根基。出离并非简单的空间迁徙,它是民族心灵的塑造。
[9](二)全球宗教复兴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威斯特伐利亚国际关系体系现代国际关系是建立在所谓威斯特伐利亚假设之上的,全球宗教复兴也在某种程度上部分颠覆了宗教不干预国际事务的国际关系的潜规则。
一个世纪之前,罗马诺·郭迪尼(RomanoGuardini)神父就已省思“科技与人性”,他敦促我们不要为了“保护那注定会消失的美丽世界”而排斥“新事物”,同时,也像先知般警告大家:“我们不断地在变化的过程中
革责玛尼庄园的夜晚寂静而阴沉。主耶稣,你跪伏在地,举目向天。血泪充盈的双目更加深沉凝重,血汗参和着泪水沿着你的面颊滚落。内心极度的忧伤、恐惧,使你的声音颤抖:父啊!你如果愿意,请免去这杯罢!
我们想去一个很小的本笃会隐修院做晚祷。这个隐修院取名忧苦之母,位于圣米格尔·阿连德城附近。我们不想坐出租车,决定步行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