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的圣体圣事是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连系中心(参阅法典第897条)。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可能都会为马夫叹息,他要是适可而止的话,是可以过上好日子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不自觉地都充当着马夫的角色,要了还想要,得寸进尺,不知节制。
在童年上学的路上,常遇上突降暴雨的日子。别的孩子都以最快的速度躲到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去了,而我却木讷讷地行走在风雨中,等待我的是一颗被淋湿的心。
我们必须走出去,前往还不认识耶稣的地方,耶稣被迫害的地方,耶稣被丑化的地方,去宣讲真正的福音。在这条走出去的道路上,宣讲者的生命面临着危险,他没有生活的保障。
同样,一个整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近似无聊、乏味的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要让自己在无聊与枯燥中度过,任自己的潜力深埋在枯燥之中。无论生活、工作,周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对于不同的人却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与体验。
人在天主面前往往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对于天主应有的义务,却不断地要求这要求那,结果是每每所求都落空,反倒影响了自己对天主的信心。在这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祈祷才能有求必应呢?
我们一行五人,是在一阵大雪过后,在那铺满了六角雪花的笔直的小公路上,驱车进白乐镇的。听说这场雪是十六年来蔚县最大的一场雪,风雪虽大,但那象征白乐镇腾飞的汉白玉石马依然洁白耀眼,白乐镇就是得名于此。
10年前,我还年青,他们还小,寒假里,要理班上,他们稚嫩的歌声融化了窗棂上的冰冻,“同一个地球,同一个蓝天,同一个太阳月亮和众星,同一个空间,旋转的世界,满了神的恩典,我们同声歌唱,神爱在人间……”长得最瘦的白飞突然举起手来
近些天以来,内心始终有一种感情冲动,想要写篇小文章来说一说我们的会长。我在修院里教书,很少出外走动,又因为是新奉教的,所以认识的教友很少,更别说是会长了。
我养了一株玫瑰,那是前年陪温州的朋友去圣母山时,高庆军神父从他老父亲的门前搬给我的。当时是五月,圣母山正是朝圣高潮季。温州的朋友来看我,那天弥撒后,我带着她拜着苦路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