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玛3:13-17) 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来的一幕,揭示出两件罪人圣事的深层意义。我们从圣洗圣事中洗脱了原罪,又有修和圣事赋予日后罪过的赦免。
(玛16:26)是啊,我这是为了什么呢?回想这一年多的疲劳奔波,自己出了不少力,什么也没有得到,不仅累坏了身体,还中断了自己的信仰生活。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甘神父指出:「为使年轻人更容易掌握世青节的信息,除了本届大会主题『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16),我们还加入另一主题──『我们都是传教士』,重点是青年教友如何将信仰的知识活出来。」
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创1:28)天主祝福雅各伯和他的后裔(参阅创28)……主耶稣在三年的传教生活中走到哪里就把祝福带到哪里,他祝福儿童(参阅玛19
然而,基督说过,他来是为服侍(玛20:28),我们也应如此;基督还曾说过,应该时时祈祷(谷21:36),我们也应如此。但是怎样去做呢?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该如何生活?我们该如何服侍?
(玛25:35-40)正如考生能否上榜,不是联招会能决定的,而是考生在考前的几年中,靠自己的努力而决定的;同样,在世界末日时,决定我们是否能升天的审判官,其实不是耶稣,而是早在我们每个人还在世时,就因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做了审判了
(玛19:14)愿我们在咏唱“救主耶稣爱小孩”的同时,也对这些小孩伸出我们的双手,向他们撒播信仰的种子。
这在法蒂玛圣母显现时,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要满怀信心,把一切困苦、焦虑,个人前途、神形安全,亲友恩怨,一切的一切,都奉献给圣母无玷圣心,坚信大能的天上慈母一定肯照顾、保护、化殃为吉,变险为夷。
(玛24:39-42)当我们每天以此作为默想时,我们就会清醒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一个距离,既热爱生命,执着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
(玛11:30)伯多禄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场合接受过“追随我”的召叫。它是耶稣对门徒所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谷1:17;若21:22)。全部生平就在这两次召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