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公众场合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是否敢于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信仰,是否勇敢地向不认识耶稣的人宣讲基督的福音,是否把自己包裹在一个套子里,让人无法看到基督之光。
人们都说:“他比热诚者卡里姆更亲近天主。”因为,可怜的卡里姆仍在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当农夫艾力回家以后,他心里猜想:“卡里姆所得的圣洁之名都是假的吧?要不酒鬼阿布勒和我怎么先他而愈呢?”
请听我的话,去奥斯维茨和比克瑙参观,然后小心千万别让这种残酷行径死灰复燃。那段历史绝对不该重演。」
教宗接着表示:“教会来自督基这个源头,并被差遣使福音像一条活水的江河,比你们浩瀚的多瑙河更加无限宽广及好客,流到世界和人心的干枯地带,使其净化并得到满足。
但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指出的那样,“经过孤独和艰难的考验,1500年前,当他还不到20岁时,他在苏比亚科(Subiaco)建立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道院。”
(参阅玛21:1-11;谷11:1-11;若12:13)然而想不到他们对耶稣的热情和敬爱竟然在很短时间内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却在比拉多衙门前高喊起令人寒心吃惊的口号:“除掉他!除掉他!
其他学者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指出耶稣受了两次鞭刑:一次是在比拉多的总督府,另二次是在盖法大司祭那里。此外,还有两根石柱被认为是耶稣受难时的柱子:一根在伊斯坦布尔,另一根在博洛尼亚的圣墓大殿。
秦始皇比尼采走得远得多,他是取神的地位而代之,直接宣布自己是上帝,一切的主宰,由此将中国从“先贤之信”时代导入专制时代。所谓孔孟文化,也只是可怜地当作了专制的附庸与门面而已。可惜可叹!
悔改的结果就是带来生命的改变,《圣经》中记载的匝凯的改变就比较有代表性:匝凯站起来对主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
卢梭说:“耶稣的一生是伟大的奇迹,倘若谁能虚构这样的故事,除了出现比耶稣更大的奇迹,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