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澳门教区神长、修女分享圣召经历,为青年加油!
2025-05-19

5月11日第62届普世圣召祈祷日,天主教澳门教区下午三时整于主教座堂举行感恩祭,别为普世及本澳教区圣召祈祷,由教区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司铎共祭。

圣职部 实施训令 堂区团体的牧灵转变
2021-06-04

堂区假若活不出福传所有的灵性活力,便会陷入画地自限和墨守成规的危险,只提出一些或许只适合一小撮人的空洞经验,却已毫无福传味道和传教力量。

特稿:非基督徒庆祝复活节有意义吗?
2014-04-17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匝凯、野桑树及其他(一)
2015-05-13

中世纪出现的至今仍传习不衰的卡巴生命之树,是由犹太秘教的神学家们根据圣经《创世纪》的生命树、知善恶树,和《启示录》的启示推演而来。

圣女玛利亚·玛达肋纳的身份之谜
2017-08-09

1福音中的三位同名女性被严重混淆,即玛利亚·玛达肋纳、罪妇(路7:36-50),以及匝禄和玛尔大的姐妹玛利亚。

耶稣复活的历史和超性意义
2009-04-09

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遗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身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匝禄的复活一样。

找,必找到(二十一)
2008-01-07

面对着他的朋友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教宗发表牧函:人的伟大和不幸,帕斯卡思想的悖论
2023-06-25

关于杨森主义和白奇主义的思想教宗在牧函中也提到,在帕斯卡的写作中涉及天主的恩宠与人的本性,以及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1656至57年,他受杨森主义者的委托为他们辩护,发表了18封信函。

德肋撒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2003-10-10

我要把我的那份糖给蕾莎嬷嬷的孩子们。"三天以后,孩子的爸爸妈妈陪着孩子来到我们这里。我从前从未见过他们。那个小男孩甚至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准,但是他非常明白是来做什么的。他知道他想要别人分享他的爱心。

百岁母亲的故事
2011-10-24

当时父亲正在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他参加了十九路军的救护队,在前线抢救伤员,战争的残酷让他每天看见许多年轻的战士在和日本侵略者的拼搏中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生命竟如此脆弱,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