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召叫所有人回归天父,在祂内进入和天父的共融生命之中。在主耶稣内,祂的父成了我们的天父。在主耶稣将要完成祂在现世的使命时,祂开始为门徒们介绍圣神,并许诺派遣圣神降临到门徒们中间。
答:凡一月以上登记的肋未男子共22,000人(户3:39)。这个数字直接与全以色列头胎男子的数目22,273人形成对比,用以建立赎回制度。
教会的礼仪也一样,是合一团体向天主共举感恩。上主的临在:梅瑟听见上主声音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当教会真诚献礼、虔诚敬拜时,天主必临于其中。
天主赐他新名,象征他不再是以诡计求胜的“雅各伯”(意为“抓住”),而是信赖天主、与天主共行的新生命。这也成为天主选民的新名号。10.“培尼耳”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四旬期是一个悔改、克己和与主受难共融的时期,所以教会传统上避免唱带有强烈喜乐意味的「阿肋路亚」,而改唱更符合四旬期氛围的「福音前短句」或其它圣咏。问:如果教堂没有唱经员或歌咏团,该怎么做?
这出自厄则克耳先知书的话语表达出现今全球许多人的经验。在印度,达利人是破碎不全的人,他们的生活明显地表达出──参与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难。
由于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人不只是某件东西,更是某一位,他有能力认识自己、掌握、自由地奉献自己、并与他人建立共融的关系。
四耶稣对天父的孝爱 福音中,耶稣称天主为父,共170次之多。有时他用阿辣美文称这个父亲“阿爸”或“爸爸”,这种热情的亲昵称呼如同小孩子呼自己的父亲一样,这是耶稣与天父的这种特殊亲密关系——父慈子孝。
正是为达此目的,为支持和推动在中国的福音传播及重建教会圆满与有形可见的共融,首先面对主教的任命问题是最重要的(第三节)。
每个人都尽责地完成团体赋予自己的本职工作,清晰把握自己与他人之间工作的界限,总是出于善意,本着弟兄情谊,达至善意合作后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