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圣路加福音1:26-38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
至于“向希望说是”,教宗指出,那是在基督内的希望:“因着祂,每一个坟墓都会变成摇篮,每一座加尔瓦略山都会变成逾越的花园。因着耶稣,希望生而复生:为那些遭了罪的人如此,甚至为那些犯了罪的人也是如此。”
其他宗徒分为左右两组,在圣母右边的是:热诚者西满、多默、玛弟亚和巴尔多禄茂。左边是:次雅各伯、达陡、安德肋;其下是:斐里伯和长雅各伯。他们每人拿着自己为主殉道的刑具。
圣体取回来后存放在圣母堂,于1370年5月,以补辱最壮丽的游行送到弥额尔大天使圣堂。 比利时米德布的奇迹 1374年,圣体变肉,不能下咽。 米德布的贵妇人很关心家仆的神修进步。
1982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捍卫童年!
比菲枢机主教最后指出:要能进一步了解十字架的意义,必须以圣母的眼光来看加尔瓦略山的事件。圣母玛利亚勇敢地留在她受难的儿子身边,她知道他的圣子的牺牲为全人类赢得救赎的恩典。
圣保罗的总主教瑟雷尔首先向教宗致词,感谢教宗选择青年为他访问巴西的第一项会晤。负责全国青年牧灵工作的皮涅罗‧达席尔瓦主教则向教宗表示,希望下届世界青年日在圣保罗举行。
教宗主持的弥撒是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的礼仪,负责唱经的是总主教座堂的歌咏团和管弦乐团,他们演唱出高水平的“玛利亚采尔弥撒曲”,这是交响乐大师海登在一七八二年怀着极虔敬的心,为敬礼圣母而谱成的弥撒曲。
他于下午8点20分搭乘飞机从维也纳机场启程,回到罗马后,直接前往郊外的岗道尔夫堡别墅。
主在受审讯鞭打一直到身背十字架走上加尔瓦略山,又疲又累又痛苦,所以干渴。主会饿,主会困倦,主道成肉身,是完全的人,与所有常人一样,有身体各种软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