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空荡荡的圣伯多禄大殿,寥寥无几的参礼者,没有圣洗圣事的复活前夕守夜礼:教宗方济各今年4月11日在这个罕见至极的背景下,带领天主子民纪念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
“以色列”这个新名字有何含义?答:“以色列”(Heb.יִשְׂרָאֵל)意为“与天主争战者”或“天主得胜者”。
死亡涉及每个人,它会深深触动我们,尤其当它近距离接触我们,或者它以一种令我们愤慨的方式,降临于那些弱小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时候。我常常感慨这些问题:为什么儿童要受苦?为什么儿童得死去?
任何人的不幸,都值得每一个耳闻目睹者的关注、怜悯、同情与具体的救助。这些也都是我们在慈母教会钦定的慈悲禧年内应当身体力行的日常功课。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同样,圣体圣事虽然表达圣事生活的圆满,却不是对完美者的一种奖励,而是对软弱者的一种慷慨的医治途径和食粮。教宗表明,天主的子民,教会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好能越来越忠于基督。
必须心中有本,积极主动,具有传销者的热情。甲:噢!我明白了,原来你是叫我跟你搞传销,那可是犯法的事儿呀!乙:谁让你搞传销?我只是让你具有传销者的劲头儿和热情,见人就推销,甲:推销什么产品?
(路24:44)他也是圣经的解释者,他开启门徒们的明悟,只有他才能开启那用七个印密封的书卷。(默5:1—10)圣经不但适应各人所需,也改造人、变化人,使人符合天主所愿,圣言能同化食他的人。
我们天主子民是受傅者,洗礼时便领受了基督徒的尊严(《教会宪章》第2章)。对,受傅和尊严——作为天主子民的尊严,以基督为首成为一个身体。我们尊严的另一个幅度关乎使命。
5、鼓励各堂区,按照堂区实际积极促进爱德、做慈善事工或哀矜善工、开展社会服务,对堂区孤、寡、病、弱、老、残、幼、无人关心者、及有心理障碍者,给与基督爱的关怀、践行神、行哀矜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