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众人默想“天主化为婴孩”,这奥秘邀请我们在待人接物时,都能心怀慈悲,愿意示弱让人,以谦让展现爱,让身边的弟兄姊妹、让教外人在我们身上遇见这位可爱的小天主。
「祂没有反抗,而是全心怀著奴仆的谦卑、忍耐和服从,单单凭借爱的力量」。天父支持著耶稣的服务,在苦难中支撑著祂的圣子。天主子爱我们到底、受苦到底,亲身经历了最沉痛的处境,即:背叛和舍弃。
教宗强调,“我们今天也需要这种接纳的态度,那是一种款待的风范,一种渴望在不同的人、文化和宗教之间建立共融的心怀”。
在那北方蛮族蹂躏、动荡不安的世代,克罗马齐奥主教本着善牧的心怀,总和他的羊群在一起,安慰他们,激励他们对天主怀抱信心,因为天主决不会遗弃他的子女”。
信友们在礼仪中应心怀敬畏和虔诚。问:信友应如何特别敬礼圣体圣血?答:教会特别邀请信友在圣周四的主的晚餐纪念,以及基督圣体圣血节,以更庄严的方式朝拜圣体圣血,表达对耶稣真实临在的尊敬和信仰。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31日元旦前夕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天主之母节第一晚祷。礼仪中咏唱了传统的年终感恩曲《谢主颂》,感谢上主一年来所赐的种种宏恩。教宗在礼仪讲道中表
在信函中教宗指出奉献生活年的三大目标:1)心怀感恩回望过去,就是要永远保持自己的身份,对言行不一,人性软弱甚或忘却神恩的主要内容,不可视而不见;2)满腔热忱活在当下,就是要以共融精神圆满地度福音生活;3
然而,复活的主耶稣却再次将他们找回来,更将自己的使命交给了这些“看不到希望”的门徒们。这是主耶稣对门徒的信任。对一个人的信任,能唤起人归正向善的心和动力,使人承担起责任。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宗提出三种生活态度:保持望德、敞开心怀因天主而惊叹及度喜乐的生活。他首先谈到要保持望德,因为天主与我们同行,任何时候祂都不会离弃我们。
后来于斌主教应蒋委员长要求,希望在中国抗战中能获得富正义感的天主教世界之支持,并希望加强当时尚未建交的中国与教廷梵蒂冈的关系。同年十月于主教应蒋公之请,以中国特使身份访问欧美各国为国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