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的教会圣人们莫不谈及这个问题,尽管各有所见,大意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人对天主的回应——或悔罪,或谢恩,或赞美,或祈求,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原本无一定的格式。
张绍林老师的身体一向很好的,前一个主日的下午我们还在一起分享圣经,谁想到一周后(10月13日)我们竟然两世相隔,先师已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2025禧年)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耶稣的生活医治XI:血漏病妇女和雅依洛的女儿——“不要害怕;只管信!”(谷5:36)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将再次把耶稣的医治看做是希望的标记。
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圣经》中的故事是立身处世的标准,更是不可违逆的圭臬,就连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都必须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之上,以象征其誓约之神圣。
教宗首先讲到“耶稣的福音是人类兄弟情谊、自由、正义与和平效力最大的酵母”,他说:“作为希望、和平与修和的播种者,我努力把这酵母,耶稣的酵母带到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人民中间。”
11月1日是诸圣节,教宗的弥撒讲道因而紧扣基督徒的圣德,说明真福八端是「基督徒的身份证」。教宗表示,诸圣节不只纪念已被册封的圣人,也纪念「众多在默默无闻的生活中圆满实践信德与爱的基督徒」。
面对这样的冷淡,信徒蒙召重新发现永生的价值与美好,使其恢复真正的意义。这项使命在今年禧年——以及当今圣父教宗所经历的深刻苦难之际——显得尤为紧迫。
圣座新闻室11月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新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集。书中内容是根据福音对耶稣童年生活的记述作出的默想。
另一方面,主耶稣邀请人的改变而接受全部的救恩,而不只是自己需要的一个帮助。第三方面,天主子耶稣基督,不是按照人的“需要”来救赎人,而是按照天父的旨意,按照天主的计划来救赎人。
他的讯息是给教会中的活跃力量和关系到教会前途的力量,更广泛地说,也是给所有非洲人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