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渴望当听到本堂神父说,1月13-17日教区要举办传道员培训班,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一直有这个渴望,当我从堂里回来时,丈夫却告诉我说,过完元旦4号要去西安出差,这与培训班的时间正好冲突,当时心里很无奈,
教宗指出,谁这样生活,就会认为自己什么也不缺:主日去参与弥撒,偶尔也祈祷,自我感觉良好,处在恩宠之中,也很富足。教宗提醒说:这种心理状态是罪恶的状态,精神上的安逸是罪恶的状态。
至于要求在一个堂区、一个祈祷所或一个小圣堂按照旧习俗举行礼仪的信友团体,这些团体可以由来自不同堂区或教区的人组成。
教宗指出,在十月召开这个宗座委员会会议有重要意义,因为本月传统上致力于向万民传教的祈祷和支持的月份。
主日做弥撒前,很多教友跪在那里祈祷或默默念经,气氛神圣庄严,使我幼小的心灵充满圣洁感。弥撒后,神父会在教堂外回答教友的问题。教堂大院前坪种了柚子、葡萄、无花果和高大的梧桐树。
编者按:适逢2004年艾滋病日,我们整理了张士江神父在2002年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从提纲中可以看出“希望之光”的发端缘起,以及教会对艾滋病的深切关注。
(玛1:16-23;2:11)70-80年圣路加描绘圣母为主的婢女、基督的忠实追随者、听天主的话而又遵行的人(路1:38,48;2:19,51;11:28)70-80年,圣路加提起圣母与宗徒们一齐祈祷,
某主日,正当鲍斯高神父为青年们举行弥撒圣祭时,他突然尖叫了几声,接着便晕过去了,问他为什么那样尖叫,他回答说:“当神父举扬圣体时,我看见圣体突然流血,同时听到一个可怖的声音说:“这是耶稣要在比哀蒙被人亵渎和侮辱的征兆
文章最后说:“较强的证据也不过是在加尔代教会的古祈祷文中,找到了求圣多默感化印度人和支那人信主的词句而已,也是不够证实圣多默到过中国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传道员满面愁容地找到神父说道,经过她苦口婆心传教的一对年轻夫妇,终于在内心升起了对天主救恩的无限向往,一个主日天,第一次双双携手来到了教堂,在亲临其境的弥撒当中,有心将信仰的真实发生与他们理念中建立的概念进行一次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