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几次差点放弃信仰进到俗世中去。因为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有番作为。那时,母亲知道后并没有生气地对我说,“啊?你还这样想?不能和我们一同堕落!你看看圣经怎么说的!”
大学本身也在俗世化,1914年,一位震旦的教师抱怨课堂上都是异教徒,没有人祈祷。到1924年震旦学生共392人,其中320人为非教徒;到了1930年代,沪江大学连神学院都不办了,一心一意搞职业化教育。
这是一项普世性的法规,需在整个天主教会内实行。
《格致》《益闻》弘《圣教》,《大公》《益世》定《磐石》。《信德》崛起九零后,大树参天果满枝。庆典感恩敬上主,福传文字总合时。
天主教会是普世性的教会,如果能够交换本地消息与内容,是一定会更好的。要用EWTN的节目打动年轻人,容易吗?容易,也不容易。不容易的是他们的专注力可能较短。
然本村教友甚多,步世明司铎为给教友送终傅圣事,亦因疫而死;后南怀义司铎继续来行圣事;也因感染而死;此后主教派任三尧子甘英宗司铎继之而来。并加强隔离措施、封村封路。疫情解除。
如果没有教会,天主的救恩将无法临于普世。疫情当前,教会唯有拿出“光和盐”的精神,安一方心,定一方民。何为福传?这就是福传。心有所依,自然平安。有平安,方才可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宗教。
因著圣子耶稣降生于世,我们成了天主的儿女,世上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弟兄姊妹。教宗方济各在今年圣诞子夜弥撒的讲道中重申了这一点。教宗提醒我们,天主的爱让我们能拥抱自己原本的样貌,并教导我们去服务他人。
(参若11:27)(领主后默祷片刻)领圣体后经上主,我们恭领了你唯一圣子的圣体圣血:求你使我们藉此摆脱麈世的虚幻,并藉玛尔大、玛利亚及拉匝禄三位圣者的德表,使我们在世上爱德日增,来日在天上得享永远瞻仰你圣容的福乐
《玛窦福音》首尾相应的史笔,便将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的主题,向普世传布这喜讯。「厄玛奴耳–天主与你们天天在一起」不是一句虚话。是福音的中心。是「道成人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