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我?你带我出离埃及,从奴隶到自由,但我却把你,我的救主,带上十字架。」c.另一方面,「三圣颂」:「圣天主、圣而大能者、圣而不朽者」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
弥撒中的这些具体的问题,如何去平衡?此外,读经后是说以上是天主的圣训,还是说这是上主的话?
教会的殡葬礼仪与民俗民情问(李树兴神父,法律博士,全国修院常务副院长兼教务处主任):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送葬礼,因为环境保护,在殡仪馆不让用提炉,但这在礼仪中又是非常重要的,我想问,在台湾是如何解决的?
当时,李家同到台北的监狱去服务。有一天,他又来到监狱,因为那天有领导来监狱视察,一个长官安排一位七八岁的小孩子去打苍蝇。孩子的父亲病重,他是为父亲偷面包而入狱的。李家同遂帮助孩子一起打苍蝇。
教宗方济各在礼仪结束时作了简短的分享,他说:玛利亚毫不迟疑地急速起身去探访上了年纪的表姐依撒伯尔。她没有浪费时间,马上起身去服侍依撒伯尔。
到他那里去,他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生命之主,到他那里去,他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到他那里去,他要使我们得安息。这话是永活的话,因为说出这话的那一位不仅曾经在历史上显现,而且他如今还活着,还活在宇宙中。
修女们带领孩子去北京看病二、招收对象王修女透过探监的经历使她的服务范围扩大了,她想到的不再只是思高教养院里的残疾孩子,更想到了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怀和教育的孩子们。
是祂走「第一步」,这并不是因为祂在我们身上找到什么优点,而是由于祂的爱「借着所赐予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
林毅神父在讲道中说:今天的弥撒和公拜圣体还有下午的圣体降福连在一起,是要告诉我们对天主的那份敬畏和孝爱,不单单只是在圣堂里参与弥撒或朝拜圣体时去表达,而是要我们带着天主的祝福在生活中去延续,去服务教会和身边有需要的人
这时很容易想,我们应当能够做所有的事情——成为一个好帮手,去帮助我们的配偶或父母;照料孩子;保住我们的工作;除了看医生、做日常工作,和给予近人们所需的情感上的支持以外,我们一定还会有剩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