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理所当然,其实找不到实证主义的证据。这份理所当然,来自于彻底开放自己,从而联结到超自然的“爱”。一位修女提到,处于隔离中的勇敢是多么不容易,心的愿意和身的行动之间有多大的鸿沟。
《圣经》在公元前10几个世纪就提出了“诸天”的概念,作出“众星不能数算”的结论,认为宇宙是浩瀚的。而河外星系的确定,是18世纪以后天文学成就。
普朗克是近代物理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风云人物,与玻尔和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更新物理学观念的三个先驱”。普朗克是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他在学术上丰富多产,是一个正直的德国科学家。
这样的想法也许很可笑,万有的天主怎么会是贫穷的呢?如果他真是贫穷的,便不能给予我们什么了,那样的话,相信和敬礼他似乎就有点荒唐……不,荒唐的,应该是这种势利的俗念。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他什么都不在乎,也就不会恨什么。之所以爱憎分明,是因为有执著的爱,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爱转化为恨的事倒是司空见惯。
凛冽的寒风吹掠着整个北国大地。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怀着一颗纯洁、善良、悔过的心等待着救主耶稣的降临。
右盗的一生虽然在圣经中只字未提,但就他的情况而言,他一定是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土匪,因为当时在逾越节前释放犯人时,人们宁可释放杀人作乱的巴拉巴,(路23:19)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可见他一定是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罪犯
我理想中,父亲感恩并喜乐于这个儿子的诞生,父亲以儿子的一切而骄傲。他虽不如我所想,也不是严厉无比,但从不在我面前表现自己的软弱。
《圣经》中多次提到要爱你的仇敌,开始非常不理解并难以接受,总感觉这不仅颠倒了善恶的观念,也与人之常情背道而驰。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爱你的仇敌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首先,仇敌可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教友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在最痛苦的时候是最容易想到天主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就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我是真真切切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