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宗徒道出了基督徒生活的真谛:我们的身体是基督的身体,是圣神的宫殿(格前6:13-15,17-20)。他喜乐而自豪地欢呼:“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
直到1513年在他教授圣经时突然领悟因信称义的道理,而不是当时所认为的行好事上天堂的因行为称义理论;1517年他在威登保教堂揭示95条纲论,反对出售赎罪卷。
教宗方济各对难民(移民)的这种关注和态度,意大利议会前主席莱塔(EnricoLetta)在2016年3月11日接受采访时甚至这样说:“难民之于教宗方济各,就像柏林墙之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我们该像保禄,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斐4:13)不是保禄自己有能力,乃是他相信站在他身后的、住在他心里的是那超越万有的主。
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在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3.二十年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与造物主天主和好,与整个宇宙万物和好》作为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题时,就在提醒身为天主受造物的我们,要注意与环绕着我们的宇宙的关系。
2)除了晋铎和发愿需要热闹庆贺外,一些神父、主教遇到晋铎、晋牧的银庆、金庆甚至主保瞻礼日,也照样要摆设宴席、款待宾客,而前来道贺赴宴的其他神长和教友们也如同在社会上应酬那样,要有红包相随,以表心意。
有的反映物质生活,有的反映信仰内涵,亦有反映婚姻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其中以伦理道德教化内容为多,如:进了门,看后墙,后墙有个圣母娘;圣母娘,真美好,若瑟是我大主保。
问:教宗将于今年四月为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封圣;五月牧灵访问圣地;八月访问韩国参加亚洲青年节。您认为,在这些看似不同的活动之间有何相同之处? 答:相遇是教宗方济各牧职的关键所在。
圣圣帕特里克节(英语:SaintPatrick'sDay),或教会称为圣巴特里爵主教纪念日,是纪念爱尔兰的主保圣人,圣巴特里爵主教(约385–461年)的节日,在每年3月17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