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谣看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
2014-02-25 10:12:28 作者:康志杰 来源:《信德报》2014年2月13日,6期(总第570期)
民谣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老百姓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在民间流行且富有民族色彩。民谣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的等等,生动活泼的各类民谣反映了民族的感情与风尚。民谣在形式上多为四行或二行,从语法到修辞都表现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特色,并且以大众化的口语展现丰富的内涵。语言不用华丽的词藻雕琢修饰,质朴平易,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有规律的韵律和节奏,深得妇孺老幼的喜爱。
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教会内逐渐出现了反映天主教信仰的民谣。有的反映物质生活,有的反映信仰内涵,亦有反映婚姻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其中以伦理道德教化内容为多,如:
进了门,看后墙,后墙有个圣母娘;圣母娘,真美好,若瑟是我大主保。
改革开放之后,天主教出现的新民谣,反映出当代中国天主教的一些新特点与新变化:
累不累,看看我们的老前辈;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
这首民谣折射出神长教友不忘教会传统,并希望教会健康发展的心声。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许多原本务农的教友进入商界,而相同的信仰成为联系信徒之间的无形纽带,因而有民谣唱道:
教友帮教友,生意更好走。
这首民谣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天主教信徒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天主教民谣是伴随着信仰生活而不断丰富的一种文学样式,经过口耳相传而传播,历史上的民谣可以证实,当代流行的民谣,则反映当下天主教信仰的若干特征。
天主教中心教义是“十字架”,“十字架上的主”是基督徒的人生榜样。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说:“耶稣活出一种无出其右的生命,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向下’倾向:关怀穷人及被忽略的边缘人……他宣讲爱,而非刀剑……”耶稣基督是激励着基督徒活出其精神的强大动力,民谣“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典型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天主教将耶稣作为基督徒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的价值取向。
传道员曾是活跃在基层,并协助神父工作的平信徒。近年来,教会开始重视平信徒在教会中的角色,发挥平信徒的作用,出现了一些为教会服务、义务福传的热心平信徒,教会称之为“火头军”,这类传教员相当于历史上的流动传道员。这些传道员不仅需要宗教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和虔诚的态度。天主教的“火头军”,离开家庭,深入各地教会传教,民谣“电话一响,火头军到场”,反映出信息时代传道员的工作特色。
民谣也对少数基督徒疏于教会活动提出批评,如:“教友教友,一叫就有(友)”,意思是说,神父不叫,就不去教会。
“谣”原指没有音乐伴奏,只是唱歌的表演形式,《康熙字典》解释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天主教民谣,主要是口头说讲,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也称之为“顺口溜”。不过,天主教民谣与时下坊间流行的顺口溜不同,当今社会的顺口溜多与时事有关,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针砭时弊的特色,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而天主教民谣则主要反映的是信仰生活。
天主教的民谣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反映信仰生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谣,不同内容的民谣反映出教会生活的不同侧面。这些民谣恰是天主教作为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之后,适应本地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流传的天主教民谣多不知作者之名,但却是神长教友们的智慧结晶。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串串民谣,特别是适应于儿童唱诵的民谣,如何保存,当引起教会的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对民谣进行整理,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更加深入下去。
来源:中国民族报
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教会内逐渐出现了反映天主教信仰的民谣。有的反映物质生活,有的反映信仰内涵,亦有反映婚姻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其中以伦理道德教化内容为多,如:
进了门,看后墙,后墙有个圣母娘;圣母娘,真美好,若瑟是我大主保。
改革开放之后,天主教出现的新民谣,反映出当代中国天主教的一些新特点与新变化:
累不累,看看我们的老前辈;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
这首民谣折射出神长教友不忘教会传统,并希望教会健康发展的心声。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许多原本务农的教友进入商界,而相同的信仰成为联系信徒之间的无形纽带,因而有民谣唱道:
教友帮教友,生意更好走。
这首民谣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天主教信徒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天主教民谣是伴随着信仰生活而不断丰富的一种文学样式,经过口耳相传而传播,历史上的民谣可以证实,当代流行的民谣,则反映当下天主教信仰的若干特征。
天主教中心教义是“十字架”,“十字架上的主”是基督徒的人生榜样。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说:“耶稣活出一种无出其右的生命,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向下’倾向:关怀穷人及被忽略的边缘人……他宣讲爱,而非刀剑……”耶稣基督是激励着基督徒活出其精神的强大动力,民谣“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典型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天主教将耶稣作为基督徒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的价值取向。
传道员曾是活跃在基层,并协助神父工作的平信徒。近年来,教会开始重视平信徒在教会中的角色,发挥平信徒的作用,出现了一些为教会服务、义务福传的热心平信徒,教会称之为“火头军”,这类传教员相当于历史上的流动传道员。这些传道员不仅需要宗教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和虔诚的态度。天主教的“火头军”,离开家庭,深入各地教会传教,民谣“电话一响,火头军到场”,反映出信息时代传道员的工作特色。
民谣也对少数基督徒疏于教会活动提出批评,如:“教友教友,一叫就有(友)”,意思是说,神父不叫,就不去教会。
“谣”原指没有音乐伴奏,只是唱歌的表演形式,《康熙字典》解释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天主教民谣,主要是口头说讲,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也称之为“顺口溜”。不过,天主教民谣与时下坊间流行的顺口溜不同,当今社会的顺口溜多与时事有关,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针砭时弊的特色,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而天主教民谣则主要反映的是信仰生活。
天主教的民谣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反映信仰生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谣,不同内容的民谣反映出教会生活的不同侧面。这些民谣恰是天主教作为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之后,适应本地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流传的天主教民谣多不知作者之名,但却是神长教友们的智慧结晶。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串串民谣,特别是适应于儿童唱诵的民谣,如何保存,当引起教会的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对民谣进行整理,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更加深入下去。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