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关心别人的音容,以及您爱主的虔祷精神,将永留我的脑海及内心。让我从心底里再向您说声:「谢谢!」 我曾阅读精研佛学的已故熙笃会士牟敦(ThomasMerton)的自传。
该书是日本圣衣会奥村一郎神父著作,由芎林的一位修女翻译。奥神父于八十五年前生于佛教家庭,廿四岁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次年领洗,三年后加入圣衣会。
教区的十八人代表团中,有九位是神父及修女,其余的都是活跃于教区福传工作的教友,部分更是福传年工作小组成员。教区曾委任“香港天主教教友总会”组织一个廿八人工作小组,推广及统筹为期两年的福传年。
一尊灵棚,20余白孝礼服,几列花圈,一座帐蓬,20余位主教、神父、执事、修女,300余亲友,20余辆各式小车,拥围在灵柩前,这是有史以来与众不同的风景。
在20年中,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们的努力付出才有了今天较有规模的慕道班。20年的历程中,有甜也有苦,有酸也有辣,但我们依然选择了勇往直前。
上中学时,一年的复活节,一位老修女给我代了洗,圣名若瑟。至今仍记得圣水流到嘴里的咸味,但不知为何,从她们对待五伤圣水的态度,让我有一种不明觉厉的肃然起敬。就这样正式成为了天主的孩子。
感谢党主教百忙之中莅临画展、谆谆教诲;感谢本堂张神父在忙碌的牧灵工作中关心画展、将画展布置得井井有条;感谢圣心会修女、南堂教友热心帮助布展;感谢修会的支持、感谢雒神父,成绩属于大家、光荣归于天主。
令人惊奇的是,之前啥也不懂的她听了修士、修女和老教友讲了一天多的课程,经文就会念。要理明白后,复活节就领受了入门圣事。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
这个绰号为「巴基斯坦德兰修女」的宗教信仰已经在全国开启157个中心,每年有12,000名结核病患者接受治疗。由于她的服务,巴基斯坦「也控制了麻风病的蔓延」。
教宗又说:“然而,圣人们的见证比这些文献更有力;我们这个时代有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原是阿尔巴尼亚一个卑微的女性,却因着天主的恩典成了全世界实践爱德和为提升人性而服务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