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她们常常自己组织、策划,去办一些活动或祈祷,每主日她们还去附近村子去传教。 另外有一支特别队伍———老年组。
我们村起初有三个教友,只知道念经,也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光荣天主,除了主日弥撒,没有什么活动,后来我体会到“信德”很好,她切合人的生活,指导教友的生活,我开始拿“信德”上的好的文章,到周围的堂口宣讲,也讲自己的生活改变
虽然我们在灾难中经历和忍受了很多痛苦,虽然我们因此而失去了很多,但我们还是在许许多多勇于奉献和牺牲的热心人士的推动和帮助下,包括这些日子来以生命、勇敢、真诚、耐心和坚持而帮助和引导了我们的解放军、武警战士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堂成了我最经常去的地方,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那时就和神父聊着各种各样的话题,还有时他静静的看书、写东西、念日课,而我就做在他身后的一个小沙发上一言不发。
(出《冥祥记》)藏宝有时,出土有日;得宝之人,并不是当年的藏宝之人。神在暗中操作一切。心怀贪婪妄念和过分悭吝的人,往往与财宝只一墙之隔,在咫尺之间,却如同天涯海角,遥不可及。
我们建议教友们,就像看病找医生一样,在瞻礼和主日外的其它时间,打电话和神父预约时间办告解。
当你们无法找到别的使你们满足时,祂正在等待你们;吸引你们的那份美,是祂;使你们渴望圆满,绝不妥协,是祂;催促你们脱下虚假生活的面具,是祂;看透你们内心最真实、别人却尽力压抑的决定,是祂”(第十五届青年日守夜祈祷
李伟红修女(杨浦区和平堂修女)我在和平堂服务已经6年了,每个主日,我都会看到杨老师来参与弥撒,除非他得病或者不能外出等。
经过19年的发展,今日我们已经有了15位终身执事,他们在主日帮助讲道理、付洗、主持婚配礼,平日更积极参与监狱、医院、殡葬礼仪、海员及社会性的牧民工作。
《大公报》最初设在日租界,后来又搬到法租界。《大公报》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家此类报纸。我祖父是总经理兼第一任主编。每天写一篇社论,他是一位很勤奋的人。 报纸办在天津,资金是柴天宠等银行家和大商人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