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如果祈祷经文,怎么说呢,有点“枯燥”,那我就诵念玫瑰。然后我去大殿进行接见活动。之后进午餐并稍事休息。有时我会在天主面前默祷。当然,我也会祈祷和庆祝圣体圣事。晚上,我再做一些祈祷。

癌症中的感恩见证
2014-04-11

就像圣经中的约伯,他遭难之前儿女双全,牛羊成群,天主爱他,遭难之中他失去了一切,天主的爱仍然与他同在,当经住了考验之后,天主不仅归还了他以前所有的,而且给了他更多。

萧萧树:中国的宗教市场有多大
2014-11-19

此外,正教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教人行善和爱人,我身边所有信仰基督教的朋友都非常和善,即使有自己的某些情怀和诉求,他们也并不认同暴力抗争,常是逆来顺受的,但对于当权者来说,最坏的现象可能是你既不顺从

美丽的小天使——凯瑟琳
2012-03-22

从那以后,凯瑟琳常被邀请去讲述蚊帐救人的故事,她不断强调:加纳斯蒂卡村庄有550户人家,他们需要550顶蚊帐……2007年3月28号,凯瑟琳6岁了,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募集了

特稿:写在第50届国际圣召节之际
2013-04-19

惟有这样的人才可被推举接受圣秩:其本主教或主管的高级上司判断,审核一切情况后,认定其具备完整的信仰,正确的意向,应有的学识,良好的名誉,完美的仪表和历练的德行,以及其它为接受圣秩适合的身体与心理的气质

圣艾智德团体和移民
2013-09-11

教宗接受了请求,在5月27日的三钟时,一起纪念了阿里和全体移民。教宗的话打开了一直围绕这座城市对移民冷漠的墙壁。事实上,冷漠筑起无形而不能逾越的高墙:移民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却视而不见。

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2020-05-10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渡汉江》中把即将回家的游子的复杂内心描写的淋漓尽致:“岭外音书断,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家里是否安好?

对康熙皇帝《十架颂》的解读和欣赏
2022-04-19

康熙皇帝曾热心探讨基督真道,在国事纷繁之际,不仅利用时间学习圣经等书籍,还常和那些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国传教士谈论道。由于他熟悉圣经和教会历史,在世曾写过许多教会题材的对联和诗歌。

反对暴殄粮食的文化
2022-04-26

所谓模式,乃是指团体共有的看法,这个看法常以不明显、未公开和没有实证过的前提为基础。不幸的是“理想越高,体系的阻力就越大”[10]。要想更有效地改正暴殄的文化,可以多讲述一些反对浪费观念的生活模式。

不同时代的三位德兰圣女
2008-03-05

中国的学者马相伯、吴熊和作家苏雪林都在不同时间翻译或评述这本书,《灵心小史》被译成各种文字,她的修院收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无数信件,这些信件热忱歌颂小德兰,不少人表示:小德兰使他从污浊的生活中争脱罪恶的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