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鼓励大家活出信德,以圣事为基础,做出创新的见证,明白那令人心驰神往、心悦诚服、茅塞顿开的并非工具的力量,而是天父慈悲之爱坚韧的温柔。
学员们表示,今日司铎和献身教会之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灵修,强化福传意识,磨炼自己的意志,留意自己的举止,以便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使自己成为有担当、有创新、有慈悲心肠,有救灵心火的新时代的司铎。
教宗最後解释在慈悲禧年期间举行本次会议的意义,指明「这次会议具有普世价值,对於信徒和无信仰者皆如此,因为天主的慈爱无边无际,超越文化、种族、语言和宗教。祂拥抱所有身心受苦的人」。
教宗勉励道:与众人建立真诚的对话和友爱的情谊是一项首要之急,对於信奉唯一和慈悲天主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宗教还是政治领袖都应该为此提供便利,而我们每个人都蒙召与周遭的人建立这种关系。
这是真正的慈悲善工。谈到罕见和被忽视疾病现象的社会层面,教宗强调了罕见病和被忽略疾病与环境之间决定性的连系。实际上,环境因素影响力极高,环境污染将会造成加倍的损害;而贫困百姓受到的影响则更加严重。
圣座封圣部部长阿马托枢机最後表示,这些新圣人的生活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共同宣讲天主温柔和慈悲的面容。
我们今天要赞美上主,因为祂透过慈悲和宽恕彰显了自己的大能。
这是我们的希望:愿教宗带给我们这些福音的核心价值,例如慈悲、宽恕、把彼此视为弟兄姐妹;愿教宗能留下有助於我们走上对话之路的价值观和原则,因为对话能为各方带来解决重大难题的方法。
在传统观念里,慈善首先是源于人内心的慈悲。明未清初,在江南地区兴起了专门的慈善团体。
这位年迈司铎透过双眼流露出欣喜和勇敢的举动,体现出确信天主慈悲衍生而来的无比生命力。济利禄神父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中不畏惧死亡,他说:“我们将在天堂上见,你们要诵念玫瑰经,代我问候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