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典礼中,詹主教带领共祭的神父们庄重地为陈利锋执事、黄荣泉修士覆手祝圣,并为新神父傅油,使他藉着被傅油的手圣化基督子民,并向天主奉献圣祭。
基督宗教要想真正适应社会,关键在于他的处境化,这个处境化体现在中国就是中国化,所以基督宗教要有一个主动地参与和主动地适应这样一个准备。我的问题是,基督宗教准备好了没有?
这并不是信仰的意识形态化,而是信仰成为文化,同时启迪、净化并提升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重申了信仰与文化之间富有成效的关系,这是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访问中所指出的。信仰必须被文化化,文化必须被福音化。
……这些不胜枚举的种种现象,竟已表现为社会常态,而且大有广泛化的趋势。面对如此种种,作为教友的你我,该做何感想?教会已然在基督的流血牺牲中,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自然不会像教外人那样舍本逐末,仅仅追求外在的欢欣舒畅而忽略内在精神的改变与更新,我们必须通过这有形可见的庆祝礼仪,进一步加强心灵的改造和旧我的脱胎换骨,如此才能使轰轰烈烈的节日富有升华信仰、圣化内修的积极意义和超性价值
各位主内夫妻们,要想在这充满诱惑的尘世中保持自己婚姻的纯洁圣善,让家庭被天主圣化,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CFC,夫妻同步成长,见证婚姻的神圣。
越过教会训导明确规定的教义问题,各大洲的神长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他们所关心的议题,例如本位化。
主要形式为讲授+操练(课堂上操练、小组操练及一对一操练)理论部分逐步加深,让学员把抽象概念经验化。人的心灵拥有自动转化及自动导航的功能,就象水的属性自然流动,哪里缺就流向哪里。
但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积极参与这些有形可见的礼仪和外在庆贺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加强灵魂深处的变革与更新,不断地“脱去旧我,穿上基督”,不断地涤除邪恶,净化、美化、圣化心灵,争取日益相似救主耶稣。
最后,玛达肋纳还教导我们另一件事:就在福传中被福音化:藉着传扬福音,我们被福音化。因此,她常重复圣保禄的说法,“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的确,在传扬福音的过程中接受福音。这是一个美丽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