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至少将最前面三排变成活动式(以便灵活安排),部分堂区则在圣堂里设置了残障人员专区,方便残障人员进出;有些甚至在圣堂内装置了助听器,又在圣堂门口附近设置婴幼儿推车的停车处所,以便听障信徒和怀抱婴幼儿的妈妈们,能够聆听道理并参与弥撒
这样的关系是神秘的,却也是真实的,它受到祈祷和参与圣体圣事所滋养。在基督奥体内,众信友的灵魂都超越死亡的隔阂障碍,彼此相会,互相代祷,在爱德中进行亲密的恩典交流。
教宗说:整段叙述指出,耶稣在人性上参与病人的处境激发祂向天父祈祷。祂同父的独特关系,也就是祂唯一圣子的身份再一次显现。耶稣的祈祷以祂望天叹息的明显方式进入治愈行动。
他将对过去世界青年日活动的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后所得到的心得归纳为5个要素,来说明世青日的喜乐是医治信仰厌倦的灵丹妙药: 第一,世青日令人对教会的至公性和普世性有了新的体验,因为来自不同地方和文化的人,在与基督相遇和参与同一个礼仪中建立起关系
2011年11月18日·石家庄)一、此次会议办得很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集中、突出;2、参与者的背景多样,有修院里教授礼仪的老师,有在堂区服务的神父,有修士、修女,几位老教友的参与也让人们感受到礼仪的传承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更加发动平信徒,这里欠缺的正是平信徒的参与。平信徒是教会走向未来的道路。
现在每个主日,父亲都会早早地去圣堂,就怕迟到而耽误了参与弥撒,这几年一直如此从未断过。平时更是经常督促我两位哥哥要念经,不要把天主给忘了。想想从前,每次满四规办神工都是在母亲连催带逼之下才勉强去的。
但关键问题是,该修士从离开修院的那一刻(或许更早在心中已经有了这种倾向),便不再热心参与弥撒,不再热心祈祷,相反,对别人谈论信仰话题竟然开始反感。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反省不完的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探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追根溯源,皈依和信赖主耶稣,不断悔改、认罪、祈祷,最终在基督的爱内,迈向光明、合一之路,抵达永远的天乡,参与天国永恒的筵席。
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兄弟姊妹;当世界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的时候,我们更该热情满腔、用耶稣基督无限深厚宽广的博爱去医治时代所造成的创伤;当世界失去理智光明和前进方向的时候,我们更该高举耶稣救赎的十字架并为其付出牺牲,参与基督的救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