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笔者没有看到这些神父念日课的公共祈祷,也没有个人祈祷的时间。笔者多么希望是眼拙,没有看到神父向暗中的父以心神和真理祈祷。如果是属实的话,那教友寄望于他们的祈祷,献给他们的弥撒意向,将会怎么办呢?
因为个人的性别而受到不公正的歧视,不仅相反基督信仰,也不人道。不过,同等的尊严和同等的权利并不代表全无分别。那种无视男人和女人各自特性的一刀切式的平等,违背天主的创造计划。
教宗个人也多次与死亡相对,应该比我们更深地洞悉了死亡的秘密。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遇刺时的一刻教宗早年生涯一直笼罩在亲人死亡的阴影中。童年丧母,少年失兄,青年亡父,自此孓然一身。
有圣德的生活不完全是靠我们个人的努力,更是天主圣三使我们成圣;天主圣神以他的行动激发我们,而复活的基督则把他的生命通传给我们,改变我们。
这些奥迹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身上真实可见,他的灵修精神清楚显露在他的个人生活和牧灵活动上。不只如此,他被召回父家的「哀矜的死亡」,正是在天主慈悲主日的前夕。五月一日也是圣母月的开始。
参与者在车辆行驶旅程中通过个人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彼此得到初步认识,在海滩中再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接触,夜晚在沙滩举行烛光祈祷以庆祝先教宗宣福,为青年、家庭等意向祈祷。
教宗于是表示,祈祷是举心向上,向天主开放心怀,同他建立个人关系。教宗结束这次要理讲授,邀请信友们在天主面前多停留。
这是回应圣经上说的:「哪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我相信基督真实临在所有的大公会晤中。这场大公祈祷造成的回响将越过爱尔福特隐修院的围墙、越过德国疆界。
曾有教友询问:独自祈祷或集体祈祷,在家祈祷或在圣堂祈祷,用新的经文祈祷和用老的经文祈祷,以及歌唱祈祷与个人默祷,究竟哪一种更好?思索之后答复:只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无论哪种祈祷都好!
名人胡适曾说过:谋个人灵魂的超度,希冀天堂的快乐,那都是自私自利的宗教。尽力于社会,谋人群的幸福,那才是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