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神学上的争辩持续到十四世纪,才由爱尔兰籍的方济会会士神学家董思高(DunsScotus(1264-1308)提出的先赎论点才得到解决。
五年前,为准备发终身愿,我在香港进行了一个月的祈祷与灵修学习。期间,一位宝血会的修女送给我一张光碟《用脚飞翔的女孩》,看后浮想联翩。
我们不觉会问:为什么偏偏就在这个时期发生这类事情?我的答覆是:这固然是出于人性的软弱,但我们必须更热切祈求天主,加强仰赖他的仁慈扶助,也需要我们的教友鼎力支持,使教会透过这场考验,得以淨化。
这样会导致两种后果。1.情绪积压不满情绪积压在心,时间久了在某些情况下,内心的挣扎便会暴露出来;2.架空自己,生活不踏实这样人会在极深的痛苦里生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是在为他人活。
■帮助四邻有求必应修水管、盖房子,只要街坊四邻谁家有事需要帮忙过来找他,即使自己在忙,陈增良也会放下手中的活,二话不说前去帮忙。只要别人一有事,他就去帮忙,比对自己家里的事还上心。
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牧羊人在寒风中过来庆贺,这又是一个慈悲的表达;当税吏玛窦和匝凯带着某种自惭、羞涩的感觉,却受到了主的亲切召唤与充满了友谊的对待,真是慈悲为本;当他治好了胎生残疾的瞎子、使胎生的聋哑人会讲话
或许有人会感觉很奇怪,怎么叫这么古怪的名字?这里顺便介绍一个小常识,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没有纸,当时主要用羊皮卷,书籍都是卷起来的羊皮卷,或是莎草纸、泥板等等。
于是高中毕业后,我走进了唐山备修院。
答:主教和修会长上偶尔会呈报这样的情况:司铎生育儿女后,不肯请求豁免,尤其是他与孩子的母亲终止情感关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