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二)耶稣会的文化适应耶稣会自创始人罗耀˙依纳爵(St.IgnatiusofLoyola,1491-1556)起,就确立了两大传教原则:一是走上层路线,即与主流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二是本地化方针,即一种倾向于以学习传教地区的语言和风俗为必要条件的灵活传教方法

特稿:圣母升天节谈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015-08-16

因此在旧约时代有女先知德波辣做民长(参阅民长纪:第四章),初期教会领袖也有里狄雅(宗16:14),阿拉(罗16:3;格前16:19)等姐妹。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一:梦与死亡
2023-04-21

只要阎王爷邀请,谁也赖不脱,谁也不回。但是世事纷纭复杂的万丈红尘,总难免有特殊和例外。有的人虽然寿命已尽,但因后人执意求情而得以允准延年“赠”寿。

被诬告与宽恕治愈:枢机主教的亲笔信
2023-01-12

下午,芝加哥地区NBC电视台的玛丽·安·亨(MaryAnnAhern)打来电话,说她手头有一份对她陈述此事的副本。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今天的天主教修道院内的生活与运作方式不但与两千年前在加里肋亚湖边的那所十三人小修院大相径庭,而且与第三世纪末出现在埃及和叙利亚一带的旷野中的隐居士们(如圣安多)、中古世纪时出现在欧洲各地的隐修院(如本笃会

河北:献县大张庄喜迎小德肋撒圣髑
2014-11-02

有一次她的姊姊隆拿了几件玩具让两个妹妹德兰和西利选择。西利选了一根丝带,德兰说:我全部都要。

圣地苦路经文
2013-03-01

第六处在此韦罗加擦拭耶稣圣容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特稿:天主教对中国祭祖认识的演变
2017-03-30

1933年1月教廷驻日本宗座代表穆宣布,天主教徒可以在神社行鞠躬礼,此举是爱国、爱天皇之举。

从城市到山村的全燔之祭
2018-02-12

韩神父面对泪满两腮的母亲,想到了圣妇莫加,她爱子心切,望子成才。当天主召叫她的儿子时,她满口应承,慷慨奉献,最终天主给她带上了圣人的华冠。

胡庄堂区的两个圣地
2008-10-19

圣堂为十子型,是陆安道神父任胡庄本堂时,按照安多几巴乃斯主教的意见而建成的。这座小堂的建筑风格虽然简单,但坚固耐久,使用了139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