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东晋重臣光禄大夫蔡谟(281年—356年),正坐在厅堂之上,忽然听到左邻,突然爆发哀号的呼唤声,他应该知道这家有个久治不愈的重病老人,于是起身出门准备去慰抚丧亲家属。
《路加福音》第十章中那个众所周知的伯达尼三兄妹拉匝禄、玛尔大和玛利亚的故事,四本《真妙》曾在〖耶稣赴宴〗、〖忘与忙〗和〖优次有序〗等五篇文章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人物的特质、内心世界以及女主人玛尔大与贵客耶稣之间的对话
(伯后3:9)任何一个人的丧亡对耶稣来说都是万剑刺心的痛,因此,他不惜历尽千辛万苦,受尽奇耻大辱,甚至牺牲自己天主子的生命来拯救人灵。
正如英国文学家罗·伯頓在他的《忧郁症剖析》所说:“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古时候有个叫柳三娘的女子,嫁给了河东一个叫丁三太的人为妻,柳三娘温柔贤惠,深得公公婆婆的喜爱。
知道此事的士貞伯叹喟道:“神灵降福给仁爱的人,”接着反问道,而淫乱邪恶的人“祭祀了,难道无祸?”(《左传·成公五年》)不是!
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越多,他们的盲点和自欺也越多,甚至对在门口乞讨的拉匝禄都视而不见(参看路16:20-21)。穷人拉匝禄是基督的图像;基督藉这穷人恳求我们悔改。
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明确指出:“玫瑰经虽具有敬礼圣母玛利亚的特色,但它本质上是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祈祷。它以朴实的内容,浓缩出整个福音讯息的深意,可以说是福音的综合纲要。”
我们知道正是这事令许多听众感到困惑,因而引致伯多禄代表其他宗徒和历代教会,说出这一句话:「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
它不像意大利的圣伯多禄大殿和米兰大教堂那样宽大,它们都有很大的主厅,主大厅的两边都有两个侧厅,有些小礼拜堂在侧厅的某处边上。
研习会开幕式于9月6日上午在全国修院伯多禄礼堂平安举行。中国天主教圣职委员会主任方建平主教、副主任吕培森主教、安树新主教和李红未神父莅临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