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方济各的贫穷神学在现代的诠释活力
2006-10-24

他是上主,却成为我们当中的穷人与弱势者,然而,要记住贫穷只是上主的外衣,最重要的上主是爱;今天教会甚至连方济会会士有的也成为了中产阶级,却扮演著“贫穷教会“的外表——比以前生活得富有、比以往讲贫穷讲得更多;会当以穷人为优先

研讨会闭幕式 学术总结暨闭幕词
2016-11-23

界、学界和政界的代表共同讨论,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周宁院长、赵学义局长、李平晔副局长,还有中联办协调部的廖勋副部长,这次都是全程参加会议,我相信这使各方面都得到了特别的收获。

再谈圣召(二)
2017-07-13

会是藉由信仰而形成的团体,是信仰耶稣为天父派遣来的那一位的人们走在一起而形成的团体。信仰作为教会的生命,通过教会一代一代地传扬开来。信仰是我们聆听天主召唤的必要条件。

教宗方济各2023年8月30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09-02

母亲加特丽向天主祈祷和唱圣歌。我们很多人首先在家庭环境中认识天主,特别是藉由我们的母亲们或祖父母们。这就是福音化如何的开始,并且确实,我们必须不要忘记信仰总是由母亲们或祖父母们用这种土语来传递。

第十九讲 忏悔圣事(三)
2011-10-26

儒家文化中,强调修身之道在求至善,要达到至善之道,就要求常作反省,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论语·述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们为什么没有德肋撒嬷嬷
2012-02-07

这种冷酷,会无情地剥掉他们仅有的一点尊严,无情地灭掉他们的最后一盏希望灯。德肋撒嬷嬷的价值正在于此。她把自己变成了一根导线,一根通向穷人的导线,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传递着人类对于自己同类的关爱和温暖。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中医
2012-04-29

邓玉函所著西方解剖学代表作《泰西人身说概》早在明末清初,由利玛窦、南怀仁、邓玉函等耶稣会士为主角的第一次西学东渐中,除了倡导耶儒合流,展示西方科学技术之外,学术传教是主要的方式,传道必是获华人尊敬,最善之法

心在爱就在:地震救治中的心理援助
2013-04-21

地震等创伤事件对人的心理影响灾难的突发,在短时间内造成生命、财产的丧失,让人们很容易感受生命的脆弱,体会到世事无常,而消极的涌现生命无奈,生无趣的消极情绪,特别是在灾难中自身受到很大的伤害。

梦萦魂绕话铎品
2004-06-29

总修院的神学科目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好在有哲学这个“婢女”作服侍,加以“启示之光”作向导,神学奥是可以探讨的。

教宗发表2015年圣诞文告:天主诞生在何处,希望和慈悲亦在那里诞生
2015-12-26

教宗在发表圣诞文告後,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弟兄姐妹,以及透过广播、电视和各种传媒聆听圣诞文告的各国人士祝贺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