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父不仅温和良善,待人热情,深得教内外人士的爱戴。在牧灵工作方面也为我们立下了芳表。从以下的几件事情中便可见其一斑:工作不辞辛劳开放初期,河北的献县教区百废待兴。
有人叫他老黄,也有人叫他黄老,更多的人叫他黄师父,他自称黄老头,而他自己的真名好些人叫不出,连他自己也淡忘了。
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是天主教会中的精英组织,他们都是学有专长的老教友。他们义不容辞,应该在知识分子队伍中起到“酵母”的作用。
和很多兄弟姐妹们一样,我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从小就接受了很多的宗教培育,天主十诫、圣教四规等基本道理很早就在心里扎根。每天的早晚课,玫瑰经更是不可缺少的。
当他抬起头来时,也奇怪先他而来的那个老人怎么会把头一直贴在地上老不起来呢?他寻问对方,对方徐徐站起,却转脸看着年轻司机。年轻司机叽里咕噜了一阵,中等个儿的老人立刻朝着高个子老人跪了下来,泪如泉涌。
所以,上海教区创建成立的事业、机构均以光启命名:光启社(1984年,书籍出版)、光启培训中心(1998年,避静、培训)、光启安老院(2002年)、光启社会服务中心(2005年,慈善救助)、光启音乐学校等
十年过去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老主教为我们所做的,我们相信他不会远离我们,他在天堂上继续为我们代祷。我们相信,他以另一种方式,去继续牧养着我们。
1633年(明崇祯6年),天主教传入太原,在此之前,遍布全国的民间社火老音乐会和管乐队就在民间婚丧嫁娶和各礼仪庆典活动中,深受欢迎。
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增大,各种诱惑变多,很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基督徒常会感到疲累,甚至很多夫妻发生了争吵、隔阂和冷战,婚姻遇到了诸多阻碍。
老人在风中翻飞的白发,远比我的文字沧桑得多。如此恻隐之心确实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