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谈到人们往往被圣诞节外在的色彩所吸引,而不追求这一基督信仰创新的核心,即天主进入人类历史,祂分担了人类有限的时间、空间和不稳定性。这一伟大的奥迹就是圣言成了血肉。
据多项教会调查显示,教友对圣事(信仰生活的核心)的参与程度已因这些态度而减弱;他们离开教会的主因,是「对专横跋扈的神父和修会会士感到失望」。
为此,在弥撒开始时,应没有东西放在祭台上;包括蜡烛在内,蜡烛更好放在祭台四周,而不一定放在祭台上。若要将蜡烛放在祭台上,不可挡住主祭的视线。
答:伦敦这家报纸的独家新闻无头无尾,再次提出谎言,说天主教会与法西斯进行了不光彩的交易,圣座承认法西斯而换来墨索里尼的一笔巨款。然而,任何一个学历史的学生都能够知道这是编造历史,无中生有。
而天主教会的婚配圣事,更要新人承认婚姻「不可拆散」的神圣原则。 明显地,两男或两女的结合违反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甚至破坏了不少文化的数千年传统。
其次,不要乱讲话,如果不得不说,应该告诉那些能够弥补问题的相关人士,而不是传遍整个社区。教宗最后表示,若我们能藉着圣神的恩宠永不在背后议论他人,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一件有益于所有人的事情。
有多少主内主外弟兄姐妹因着你而改变了自己,当我们以为天主在这儿,要藉着你成就大家时,可为何你却要在此时告别。
久而久之过圣母月就成了例行公事,而达不到敬礼圣母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静心考虑,到底应该如何善度圣月的每一天,天主才更喜欢,圣母才更高兴呢?
教宗首先提到生活在15世纪意大利奥特朗托的813名殉道者,他们在奥斯曼帝国入侵时幸存下来,但因拒绝背弃自己的信仰而被砍头。那么,这些奥特朗托的殉道者为保持忠贞是从哪里得到了力量呢?
尤其是在神父送圣体之后,有教友甚至在这个时候念谢圣体经文,而神父在清洗祭器之后,紧接着就念领圣体后经……针对这现象,我们来谈谈弥撒礼仪中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