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借用了一户人家的小凉房,阴暗潮湿而且小得可怜,是真正的蜗居。冬天烧饭,蒸汽灌满屋子,四壁流水,潮湿难熬。母亲从来就是一个什么苦都能吃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那么乐观而有信心。
36岁那年,有人给他介绍了本村一个比他小16岁有些许精神疾患的姑娘。哪知女方父亲不同意,理由是他岁数太大。后来这个姑娘嫁到了外村,谁知没过半年,男人出事突然死去,这女子又回到了村里。
晚上下雨了,小孩子们吵着要吃西瓜,但是修女们没有钱买,就对小孩子们说,我们没有钱买西瓜,你们向天主祈祷吧,天主会给你们西瓜吃的。果然第二天就有人送了好多西瓜来。
祂愿意我们都能够成为他人的“小耶稣”或“小圣神”,如此帮助我们活出“天主的肖像”,不但使我们“圣化”(这通常被视为圣神的工作),而且也使我们“神化”,成为“基督第二”(这通常是用来描述神父的——公务司祭职
笔者在清明祭祀离世的父母,感谢养育之恩,此为小祭;到沈阳锡伯族家庙祭拜,怀念先祖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为了保卫、建设祖国边疆,舍小家、保大家,义无反顾,举家西迁的伟大壮举,此为大祭。
值得反思的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经历了狂热年代的痛苦考验,在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富裕的今天,道德底线沦落导致的信仰缺失之殇,已使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严重受损、国人的心灵严重受伤,中华民族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昂沉重了
在圣道礼仪中,杨主教向教友们宣讲天国的福音,重新回顾了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使大家仿佛又一次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用自己的心灵,聆听来自天国的福音,重新回顾耶稣基督的救恩史,感受天主的圣爱。
顷刻间,以前的事都浮在眼前,从来不爱流泪的她竟然泪流满面,忏悔己罪,心灵一下子得到了释放。
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在信仰上得到提升,使心灵得到净化。之后大家分别作了自我介绍,开始了自由分享:在慕道时我记得张洪波神父说过一句话:‘解脱痛苦的过程就是一个灵修的过程。
其实他所谈到的就是人内面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心灵的干渴。因为上帝不仅给了人肉体,还给予了人灵魂。肉体有肉体的需要,灵魂有灵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