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主日我进堂,总能看到我的老校长,搀扶着老伴一块儿进堂,他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他们进堂时间却只有七八年,老两口都那么虔诚,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缺席,我总是和他们坐在一起,有空就聊一聊,分享晚年的信仰生活
去年腊月在弟弟的婚礼弥撒中,张利勇神父在讲道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感触很深。一对夫妻成了家,妻子的口味清淡,丈夫无辣不欢。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
福音中的怜悯则是在有需要的时刻陪伴人,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提供具体的帮助(参:路十33
弥撒后他匆忙离开了,一去就没有再回头。可惜呀!一直想进圈的羊被拒之门外。耶稣为了找回一只,宁愿留下九十九只,我们轻而易举地赶走一只,耶稣不痛心吗?我们的爱心哪里去了?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对此表示,教宗的弥撒讲道虽然没有按照原稿,但那篇原稿仍旧是他的正式讲话,其内容也将公布,因为它表达了教宗对菲律宾人的心愿。
圣座新闻发布中心主任隆巴尔迪神父表示,他选择了方济各这个名字是因为穷人是他关注的中心。我们知道穷人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他们全部是尊严遭到了践踏的人,而且不仅是经济方面,还有精神方面、社会关系的贫瘠等。
原来这里历届神父修女和堂区会长教友一直在做着这一善举,令我赞叹敬佩。当我和外教人谈起天主教时也以此作为夸耀。
前一时期,到一个堂口采访,有好几个教友问我:有一个传道员在这里讲道说:‘如果你们天天能早晚课不缺,立志念三分玫瑰经,拜一次苦路,地里不锄草,不施化肥,照样能够多打粮食。
在研习班上,协会的指导神师范玉言神父〔图〕讲解「读圣经的重要性与基本态度」时,强调教会把《圣经》当作信友们的信德最高准则,因为它是「用文字书写的天主言语,更是圣神的声音,藉著先知和宗徒们发声」。
按葛庐神父在其《神修讲话》一书中的解释说:凡以现世事物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皆是世俗,而以天主神国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则属超性圣化,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思言行为、一举一动,都要按这个标准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