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九:梦与祈祷(1)
2024-08-14

这也许是中外圣贤在祈祷中共同的经验,所以教堂、祠堂、寺院、庙宇等修行之地,都是祈祷人群集中的地方,尤其是节假日,祈福者如过江之鲫,原因就是这里圣山叠石,暮鼓晨钟,庭飘松韵,香烟弥空,经声、钟声、祈祷声,

教宗方济各第8届世界穷人日文告
2024-11-06

我们都有过祈祷却似乎没有得到响应的经验。有时,我们祈求摆脱使我们痛苦、羞辱的煎熬,但天主似乎没有听到我们的哀祷。

耶稣升天,门徒接班
2024-05-10

1.有始有终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复活升天,是超出我们的理智和经验的,同时,也是我们人内心的期盼。我们惊喜天主子降生成人来教导我们,帮助我们,然而,我们更渴望祂带领我们升天,进入天堂。

慈悲年——地方教会开启“慈悲之门”仪式
2015-11-10

让我们以此作为开端,使我们在未来一年,深入经验天主的恩宠及和好。

地方教会开启“慈悲之门”仪式
2015-12-16

让我们以此作为开端,使我们在未来一年,深入经验天主的恩宠及和好。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人们也正在经历沟通危机;面对日益复杂化、虚拟化的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对应着沟通本身的肤浅性和匿名性,有效地导致了真实人际关系的取消,有利于个人主义和孤立。

善表流芳千秋垂范
2010-12-31

在全面协助王主教管理教区,发展福传事业之同时,他还担任援助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驻梁机场的美国空军官兵的随军牧灵神父,为其举行弥撒,告解等圣事,为抗战事业,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到了1945年,抗战的胜负形势已很明朗,佛教界人士加紧宣传自己对于抗战所起的重大作用,以便提高自己的地位,为胜利后佛教的恢复、振兴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在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化发展极致之际,现代生活方式也几乎使人们很难离开手机和电脑的如影随形。

梵蒂冈:圣父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司铎年致全球司铎信(中文)
2009-07-12

他的榜样使我很自然地要在此指出,在堂区合作上,仍然有许多给教友的空间是需要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