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黑格尔认为,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100年前,她来到远方的传教区,见证了信仰的真理。100年来,她的英名由福尔奇到洞儿沟,传遍了天涯海角;在她热爱的中国仍继续着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的事业。
主教强调:只有圣经才能捍卫我们的信仰,捍卫十字架神学,使我们永远走在十字架所建立的符合圣经的、真理的基石上,永远走在耶稣基督永不失败的磐石上,永远走在健康平稳的大道上。
在那不可见的奥迹的众多可见标记之中,其一是祭台;它象征基督活石,为人所摈弃,却成为角石;藉着它,我们才得以心神以真理向生活的天主呈献属神的敬礼(参阅伯前2:4;弗2:20)。
在我近期关于人类发展的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里,我列出一些当今世界面临存亡的一些重大且急迫的挑战:地球资源的使用、对生态的尊重、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财经机制的控管、人类大家庭中与贫穷国家的互助、对抗全球饥荒
教会是一个生活的共融,一个爱的共融,一个真理的共融。2共融的概念表达了天主子民自身的团结以及他们同基督并通过基督与天主的共融。她具有纵向及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是同天主的共融,横向是同整个人类的共融。
圣经中,耶稣用很多图像来描述自己,祂说过:“我是世界的光”(若8:12);“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11:25);“我是真葡萄树”(若15:1);“我是善牧”、
那个曾与哥哥雅各伯一起,与其他宗徒争权利的若望,最后成为爱的宗徒,领悟并传扬了“天主是爱”的真理。
.↑[12]参见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36号。
他们应被视为烛照世人的真理之光。(《论牧者》46.5)。按着同样的模式,奥斯定谈到那与荣誉相连的羊毛:它能让所有人想到我们能外在地让我们受尊敬,寻求人的赞美、威望、名誉、财富。